所走吳繼生之后,陳一鳴則是再次返回到太空戰艦當中,準備繼續自己的研究實驗。
突然,在粒子發動機后面的整流罩上,一個東西吸引了陳一鳴的注意。
按理說,這個整流罩應該是可以活動的,好用來調節離子發動機的噴射方向。
可是在整流罩上,應該是用來調節角度的位置,卻是一個圓柱型金屬。
這一個不合理的設計,立刻吸引了陳一鳴的注意。
陳一鳴來到發動機后面整流罩的位置,仔細的觀察這個金屬圓柱。這才發現,在金屬圓柱了兩端,都有著電極連接線。
將圓柱金屬,從粒子發動機的整流罩上拆了下來,同時將異能滲透進金屬圓柱當中。
發現這個金屬圓柱的內部結構,極其特殊。有著無數根彎彎曲曲的金屬纖維。
為了測試金屬圓柱的性能,陳一鳴對金屬圓柱的兩級電極,接通電源。
在電源接通的一瞬間,原本是三十厘米長度的金屬圓柱,瞬間整體收縮,變成了十厘米長度。只是在粗細程度上產生了一些變化,變的比三十厘米的時候更粗了一些。
同時,陳一鳴通過異能發現,在圓柱金屬內彎曲的金屬纖維,變得更加彎曲。就好似人類的肌肉纖維一般,在接收到信號的瞬間,肌肉快速拉緊。
為了測試圓柱金屬的拉力值,陳一鳴特意制作了一個拉力器。將金屬圓柱的兩端,固定在拉力器上,然后開始慢慢的通電。
隨著通電電流的加大,金屬圓柱產生的拉力值也更大。
很快,拉力值直接突破一百噸的界限,達到了兩百噸以上。
這個拉力的數值,頓時讓陳一鳴震驚不已。這只有小腿粗的金屬圓柱,竟然可以產生超過兩百噸的拉力值。
并且還可以根據電流的強度,對金屬圓柱的拉力,產生相應的變化。簡直和人類的肌肉功能別無二致。
這外星人的科技,簡直是太異想天開了。
如果把這項技術使用在機甲上面,那么機甲的靈活程度,將會是什么樣子?
這個結果,陳一鳴簡直是激動的有些不敢想象。
但是,金屬圓柱的功能是測試出來了,怎么制造和生產,卻是一個非常艱難的問題。
不過,如果將整個戰艦上的這種金屬,全部拆下來的話,應該足夠生產出一架機甲來。
很快,太空戰艦上的這種,被陳一鳴命名為肌肉金屬的特殊金屬,全部被給找到,并且拆了下來。
看著地上被拆卸下來的一大堆肌肉金屬,陳一鳴開始嘗試著第四代銀河號機甲的制作。
同時為了制作這第四代銀河號機甲的配套戰車,陳一鳴還將太空戰甲的四個小型離子發動機給拆了下來,準備安裝在全新一代的機甲戰車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