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興接過秀芬遞上來的毛巾給小胖子擦臉,一面鄭重道:“我卻不認為我說的有什么趣,只是實話實說罷了,黃公子不要見怪。”
黃公子也端正了態度,然后想了一下,慢條斯理的道:“家父也曾經是官,本人的一群兄弟,也擔著錦衣衛職銜,聽聞皇上順應東林君子之正言,要裁撤臭名昭著的錦衣衛,但不管怎么說,錦衣衛說先祖創立,所以日夜憂心,不知道該怎么處理。這不,昨日聽老國公和我父說起錦衣衛裁撤事,說趙兄有新的見地,也有一定的道理。所以,我特來請之及帶我來,仔細的詢問一下,還請趙兄不吝賜教。”
因為有了先前的各鐘插曲,活躍了氣氛,黃公子也就不再高高在上盛氣凌人,拿出了他本性的虛心納諫的態度。
趙興看了一眼墻上醒目的“莫談國事”的四個大字,對著黃公子淡然道:“東林君子正言?哼,我倒是認為是一派禍國之論。若當今真的采納了,這大明,就真的離著亡國不遠啦。”
士人好大言,以危言聳聽提高自己的言論效果,這是普遍的毛病,大臣們一上來,要是不來一個大明要亡啦的先聲奪人,那都不是大臣。
對于這點,黃公子早就看習慣了,對趙興的言論也不過一笑罷了:“趙兄,不要過于危言聳聽,還請直言。”
崇禎是勇于納諫的,這一點無可辯駁,要不然也不能全面接受東林黨徒的,全部假大空的治國方法了。
但勇于納諫,卻因為年輕,因為沒有經驗,因為沒有系統的學習過帝王權謀之術,只能靠著自己自學,和旁聽哥哥的集英殿經筵獲得的一知半解的學識,而沒有什么辨別能力,只要是眾口一詞說的,他就認為是對的,所以最終被東林架空。而后來當發現東林黨徒的法子不對,就堅決的反對改正,但也為時已晚,反倒總是顯得出爾反爾,被人詬病反復無常了。
而年幼時候的深宮經歷,也讓他的心思變得多疑而陰暗,總是自己采納了對方的建議,出了亂子,又為維護自己的面子而讓對方背黑鍋,就又被人詬病為刻薄寡恩了。
在這一點上,趙興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就仔細的研究過,他的結論是,崇禎很可憐。
但對今天崇禎問的話,趙興自認為是有絕對好的后果,沒有出現亂子的可能,這才放心大膽的繼續說道:“且不說東林君子人品如何,施政治國方法怎么樣且不論,但單單眼前裁撤錦衣衛事,就絕不可行。真若蠱惑皇上施行了,就真的禍國殃民,真的自滅大明。”
黃公子皺眉,卻不攔住趙興的話,只是再也沒有了吃喝之心,只是用筷子心不在焉的扒拉著眼前的一盤菜,聽趙興下面的話。
趙興倒是神情淡定,看了一眼殷勤侍候的秀芬,對著她溫柔的道:“我們這些大人在這里說話,你回房間歇息吧。”
聽到這么溫柔的話語,秀芬幸福的笑臉通紅,帶著不舍低著頭慢慢的走向了后頭,剛到后面門口,就被她爹一把拉住,低聲的喋喋不休的抱怨。
看到這里,早就成婚的黃公子不由一笑:“一個勢力小人,現在你對趙兄瞧不起,早晚一日,讓你高攀不起。”
這話一出,屋子里所有的人看向趙興,都是一臉的艷羨。大家都知道,這次趙興應對的好,一份帝王許諾的前程就到手啦。
趙興倒是無所謂,見大堂里已經全是自己的人,就給心情忐忑的小胖子一個信心滿滿的微笑,開始慢條斯理的說著自己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