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興肯定的道:“臣有辦法。”
崇禎和鄭國公齊國公一起伸著脖子看著他,那眼神里的意思:“你能?你是神仙?妖孽?騙子?”
趙興坦然一笑:“糧食增產,不過依靠兩種,一種是種子農肥,一種就是工具。然而,自從唐朝出現了曲轅犁之后,唐朝的畝產量,就高了漢朝一倍,成就了輝煌的大唐盛世。然而,從唐朝到現在,曲轅犁一直沒有變化,糧食產量也當然沒有變化了。不單單是曲轅犁,就連水車也沒有變化,什么都沒有變化,進而,咱們的武器也沒有變化,這是什么原因?”
大家一臉霧水。
趙興大手一揮:“因為我們沒有科學人才,就是改進這些東西的能工巧匠。一旦有了能工巧匠,將農具加以改進,那么,我們的糧食就會如唐對漢一樣,再次翻翻,何愁天下百姓不豐衣足食?我們的武器加以改進,女真何敢施虐京畿。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科學人才,就比如徐光啟那樣的科學人才,是我們的立國之本啊。”
糧食翻翻,建奴就犯,這樣的場景讓崇禎不由得再次熱血沸騰,緊張的看著趙興:“愛卿快說,咱們怎么能得到如徐光啟那樣的人才?”
趙興微微一笑:“之所以我們得不到人才科學家,不是我們沒有,而是八股取士的辦法,將那些能人擋在了門外,世人又極度的瞧不起那些能工巧匠,讓他們不能施展才華。”
這是根本,大家也無可奈何。
但趙興信心滿滿的道:“改變的辦法其實簡單,開制科,挖掘天下能工巧匠為國所用。”
崇禎毫不猶豫的決斷:“開恩科取治國理政之才,開制科,招攬天下能工巧匠為富國之用,就這么定了。”
這就是年輕皇帝的好處,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容易沖動,但這樣的沖動好啊。
就在大家歡欣鼓舞的時候,齊國公撓頭詢問:“皇上,今兒召見我們是要做什么來著?我怎么忘記啦。”
崇禎愣啦下:“對啊,我們這跑題跑的太遠了吧。”然后跺腳:“這都是東林遺毒害的啊。”
現在,崇禎被趙興帶的,由原先沒原則的信任東林黨人,到現在看到他們,就不煩別人的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