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達薊州的時候,張翠艷沒有給弟弟開門,就站在城門上和弟弟會面。沒有述說家常,沒有悲傷哭泣。張翠艷對已經真正成熟起來的弟弟,對著城上城下所有的將士道:“薊州不需糧食,不需援兵。薊州的城門,只能由我的丈夫打開,請張將軍繼續前進。”
這樣的宣示比什么樣的動員都更能激發士氣軍心,城上城下,城內城外所有的軍民將士,無不對這位大小姐肅容。
張之及對城上的姐姐嫂子還有那些將士義勇深施一禮,一句都沒說,大手一揮,帶著隊伍繼續北上。
多爾袞帶著自己的正白旗和蒙古兩營的所有人馬,早就等在了薊州和遵化之間的路上,這個地方有個很古怪的名字,叫劉備寨。這一片一馬平川,是薊州和遵化的必經之路,也正適合騎兵奔馳。
當初他的作戰計劃是,自己帶著八旗將士,圍困住這支運糧的隊伍,而一旦遵化的接應兵馬出城,俄木虎兒的六千蒙古軍,就直撲遵化奪城。
但是,他卻接到夜不收不斷傳來的糧隊情報。這支明軍,與其他的明軍大大的不同,他們的軍隊,沒有老弱病殘,清一色都是健壯的漢子。沿途行軍,步調整齊,隊形嚴整,沒有掉隊沒有開小差逃跑者。而他們的裝備,也不是那些生銹的刀槍,自殺的火銃,而是騎兵最難對付的長槍和盾牌繡春刀。
所有的一切都在說明,這是一支強悍的軍隊,是自己從來沒有遇到過的大明中精銳中的精銳,是一塊絕對難啃的骨頭。
大明從哪里找到的這么一支強軍,竟然比關寧鐵騎還強悍,竟然比自己見過的大明將領的親兵還精銳?
面對這樣的一支軍隊,兩軍相遇,必將有一次生死搏殺。但不管是什么樣的軍隊,自己必須完成任務,唯一比原先計劃的,就是戰斗時間可能要長一些,自己的人馬損失要多些罷了。
“這是一直強軍,一旦讓他們保留有足夠的實力,再和遵化的守軍匯合,將是一塊難啃的骨頭。所以,我現在改變我們當初的計劃。”多爾袞對身邊的蒙古都統俄木虎兒道。
俄木虎兒也知道,自己在大金國,是二等人,只比漢人高一等。雖然名義上自己和多爾袞一樣,都是都統,但自己是女真人的奴才,一切都得聽主子的安排。于是溫順的回應:“一切但憑主子吩咐,奴才們照做就是了。”反正征服者是對的。
多爾袞就很滿意他的溫順,他要的就是這種沒有主見的溫順的狗。
“我命令,現在兩軍合二為一,全力重創,記住是重創而不是全殲這支運輸隊,然后再分兵迎擊遵化援軍。”
這就是皇太極任用多爾袞而不是蒙古爾泰的原因。多爾袞是帥才,他能獨立處理戰場上任何突發的事情,而不像蒙古爾泰,只會猛打猛沖。但也正是如此,才讓皇太極忌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