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人龍這里忙活完了,毫不猶豫的帶著大軍,對城下那些沒有戰馬的蒙古人發動了進攻。加入了王盡忠對敵人屠殺的盛宴里。
戰斗一開始,按照事先的計劃,王盡忠立刻帶著撥給自己指揮的賀人龍旅的一個千總,帶著三千五百騎兵,突襲蒙古人的馬群。那里有三百一個牛錄的守軍。
當他們看到沖過來的明軍的時候,雖然三百對三千五,但他們沒有退縮恐懼,反倒有種能酣暢淋漓的來一場騎兵對陣的興奮。
嚎叫著,發起了反沖鋒,渴望著能一戰殲滅這個明軍。
王盡忠的長柄大砍刀如一面旗幟高高舉著,帶著他的將士沖鋒,然后呼嘯著將他面前的第一個敵人一刀兩段。
大刀飛舞中,他成了這支隊伍的鋒矢箭頭,身后的兄弟看到主將親自沖鋒陷陣,各個奮勇爭先,立刻就和對面的敵人對撞在了一起,敵人一刀來,沒有抵擋,自己一刀去,以命搏命,一命換一命,要是就是這種狠,要的就是快速殲滅敵人。
這就是趙興開戰前的命令,不惜一切代價,用最快的速度,殲滅看馬的韃子,絕對不讓戰陣上的韃子獲取騎上戰馬的機會。
有不怕死的主將,當然更沒有怕死的士兵。而更主要的是,他們手中的三眼火銃,還沒等敵人的彎刀夠到自己,密集的鉛子就將他們轟下戰馬,身上趙興給他們的鎧甲,在敵人的彎刀砍過來的時候,也起到了最好的保護,絕對不是對面敵人那老羊皮襖所能比擬的。韃子想要殲滅這股明軍,他們失望了。他們想和明軍一命換一命,他們絕望了。一個沖鋒之后,留下了三百韃子的尸骸,一百二十明軍將士的遺體,王盡忠繳獲了六千匹戰馬。
趙興帶著主力三千六百將士,沖向了徒步,準備攻城的韃子大軍。
六百緹騎在前,在剛剛發動沖鋒的時候,就將趙興擠在了隊伍的后面,然后,他們成為了對敵沖鋒的第一道前線。三眼火銃,殲滅了第一批還沒回過神來的韃子。火槍過后,連弩的弩箭,將又一批韃子打倒在地。抽出繡春刀,對沒有戰馬,就等于漢族十幾歲孩子身高的韃子,進行了無情的屠殺。
緊隨其后的邊軍將士,看到這種酣暢淋漓的屠殺,興奮的嗷嗷大叫,他們緊跟著天下最精銳的緹騎,盡情的砍殺那些在地上慘叫奔逃的韃子。
本來準備指揮調度的趙興,這時候才明白一件事,真正的騎兵沖鋒,為什么將領都帶頭沖殺,再也不去指揮軍隊。
千萬馬蹄,上萬將士發出的吶喊聲,早就震耳欲聾,什么軍令口號,什么銅鑼戰鼓的指揮,都被完全的淹沒,至于旗語,在這個生死攸關的時候,看一眼旗語,就等于丟掉自己的小命。
所以,在這樣的戰爭中,主帥要么耍酷,親自沖鋒殺敵。要么就是自己這樣,做個看客,等待最終的結局。
拔都是強悍的,但再強悍的步兵,在排山倒海的騎兵面前,也是渺小而無力的,就在他強悍的殺了沖到自己面前的第一匹戰馬后,那鋪天蓋地的鐵騎,轉眼之間就將他撞倒,然后踏成一堆根本認不清是誰的肉泥。
戰斗,就在這種不對等中結束了。趙興的戰馬沒有停,而是沖向了薊州城,圍著護城河邊奔馳邊大吼:“不要貪戀城外的戰利品,敵人的騎兵大隊轉眼就到,守城,死守城池。兩位夫人,我走啦——”
當翠艷拉著踉踉蹌蹌的秀芬沖上城頭,想要看一眼自己的丈夫的時候,薊州城外,只剩下一地敵人的尸骸,他們的丈夫,帶著他的大軍已經消失在了地平線下。
但翠艷和秀芬,還有所有的守城將士民夫一起忘情的大吼:“我們不孤獨,我們外有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