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興看到他疑惑的表情,就坦然地繼續道:“歸根結底只有一個,那就是他的身邊有一個權臣,一個被天下詬病的閹黨。”
崇禎有些明白了,畢竟在集英殿,跟著哥哥旁聽大儒經筵講解的時候,那里著重講的是帝王之道,而帝王知道最關鍵的一點,那就是勢力的平衡。
而就在詢問嫂子如何處理趙興的時候,嫂子也提醒過他,就是將趙興樹立成一個孤臣,目的就是給東林黨人,設了一個對立面,以便讓自己左右平衡。
趙興繼續分析:“閹黨整死六君子,是因為他們是東林的骨干,是東林強大不可撼動的基礎。按照臣陰暗的心理猜測,這是先帝同意的,否則給魏忠賢800個膽,他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崇禎有些不悅,冷冷的問道:“你憑什么這么猜測?你如此無端的詬病先帝,可是死罪呀。”嘴里說著死罪,卻沒有一點動一下的意思。
明明皇上說是死罪,趙興卻一點都不擔心。繼續笑著道:“那6個人名望一時無雙,再加上在朝廷中,個個位高權重,難道一個太監,說拿下就拿下嗎?難道錦衣衛,就真敢將這樣的重臣拷問至死嗎?而在這整整的半年時間,難道魏忠賢就真的能遮蔽住先帝的耳目,而先帝不知道嗎?這是不可能的。”
在趙興這么多的反問下,崇禎也就沒有了反駁的理由,只得默默承認。
“當時閹黨的勢力,真要胡來,一下子就鏟除掉整個東林,簡直就是易如反掌。但結果呢?他們僅僅能做到的是,拆毀各地東林的書院,將那些太過激進的東林黨人,罷官去職也就收手了。后期還殺過人嗎?沒有。從這一點上看,臣依舊以自己陰暗的心理猜測,這是先帝在保留東林黨的勢力。之所以這么做,就是維持著朝廷的一種勢力均衡,皇上居中左右調和,才有了危而不倒的天啟朝。”
崇禎不由得陷入了沉思,很久之后,才長嘆一聲:“看來,朕還是年輕超切,當初閹黨遺患案,做的過了。”
明白這個道理就好,明白了這個道理,趙興就好解釋自己現在所作所為的正當理由了。
“和現在站滿朝堂的東林黨人相抗衡,只有微臣一個人是絕對做不到的。”這句話是收回話題,其實也是在點明,你不要把我當傻子,我什么都懂,只不過是心甘情愿的任你擺布罷了。
聽到這話,崇禎小臉一紅,有些尷尬。
趙興繼續道:“既然微臣一個人,根本就撼動不了東林的大樹,制衡不了他們,那么我就要找一群幫手。于是我就利用我這個國公女婿的身份,找到了勛貴集團。”然后站起來,習慣性的一面踱步,一面自言自語。
這個舉動在皇帝面前,是嚴重的失禮,但趙興沒有感覺,崇禎也沒有怪罪,方正化驚訝了之后,也就乖乖的閉嘴。
“勛貴集團被壓制的久了,再這么一味的打壓下去,會心生逆反心理,會出大事的。江河亦疏不亦堵,與其讓他們的積怨不斷積累,最終突然爆發而一發不可收拾,那么我們就應該利用他們現在還忠于大明,忠于皇上的時候,利用他們被東林打壓的快喘不過氣來的時候,拉他們一把,讓他們站出來,替皇上分擔東林一黨的壓力。這樣,即獲取了勛貴集團的再次忠誠,還能站出一個現成的強大的集團,和東林黨斗。到時候皇上居中平衡,控制局面,也就如魚得水游刃有余了。”
崇禎聽著趙興先前對勛貴現狀心態分析的話,后背不由得突然間冒出冷汗。因為他從來沒考慮過這個問題。
而聽到趙興后面的解決辦法,當時不由得擊節叫好:“愛卿果然是朕器重的重臣啊,不但能力超絕,而且目光深遠,朕得愛卿,君臣相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