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興聞聽當時哈哈大笑起來:“好小子啊,敢抓我當短工了,有膽子,有魄力,有決斷。看來,洪承疇推薦的人不錯。”然后看了眼這個同知:“好吧,那我就代管幾日平涼,給許杰那小子當把看家的。”
同知施禮:“那么屬下請示,您的屬下,城外駐軍的糧食物資該怎么安排?還有,明日,就該給平涼衛這個月撥付糧草軍餉了,這不能耽擱啊。”
趙興愣了一陣,猛的跳腳:“許杰,你套路我。”
到第2天晚上的時候,孫傳庭總算是趕到了平涼。一見面,趙興首先詢問的就是他能出多少兵?
結果孫傳庭氣的胡子飛舞:“邊軍,除了當初您整頓的那特殊的幾個,現在都爛的不行了。你還問我能出多少兵,現在馬上就要進入夏收,蒙古達子打谷草,就又要開始了,那幾個特殊的正直軍官的軍馬,必須防守著幾千里的邊城之外,就沒有一個能夠當的起事的。”
現在的狀況,正如孫傳庭所說,上次的京畿之戰,蒙古已經徹底的和大明決裂了,成了女真的幫兇。雖然他們最終還是失敗了,但他們卻深入了大明的腹地,真正看到了大明虛弱到了什么程度,這讓他們立刻堅定了站在皇太極一邊的決心。
皇太極失敗了,整個實力受到了沉重的削弱,他需要喘息。于是,他就命令蒙古延邊諸部,對大明的邊塞進行不間斷的進攻搔擾,目的是牽制大明的力量和注意力,為他快速恢復實力,爭取時間。一時間,九邊之地,每日飛向三邊總督府,薊遼督師府的戰報如雪片一樣。而他們送進京的奏折也是堆滿兵部內閣和皇帝的案頭,那真的是一日三驚。
孫傳庭這樣的抱怨,當時讓趙興大吃一驚:“不對呀,當初我打掉了山西巡鹽御史,籌足了錢糧,然后逐個給邊軍發放軍餉,我是一邊發放一邊整頓的,邊軍應該有了十足的戰斗力,卻怎么出現你說的這樣狀況?”
孫傳庭嘿了一聲:“這倒不是我無能,而是你做事的沒有首尾。”
洪承疇對趙興,那是俯首帖耳,但孫傳庭對趙興,雖然也是一心,但他的資格可比趙興老的多了,在他眼中,趙興就是他的晚輩,這和趙興對他的信任無關,所以說話也就沒有顧忌。
這樣的抱怨,卻讓趙興感覺到委屈,當時詢問:“這話從何而起呢?”
孫傳庭就直接批評他:“年輕人做事就是毛糙,喜歡做那些表面浮夸的東西。你上次用了三四百萬兩的銀子,給邊軍補足了七八年的欠餉。但你做的卻是什么?你做的是依靠原先的那些官員將領。其實你一個個整頓下來,你認為功德圓滿了,可事實卻是,你當時的確是功德圓滿了,可是你急急忙忙的回京勤王,那些老的官員和將領,立刻又恢復了常態。尤其是楊鶴那個狗東西,更是頑固不化,等我接手的時候,我才發現,這里的事情大了去了。”
“怎么個大了法?”
“一句話,還是楊鶴那個家伙留下的禍亂,我上任以后,拿著山西鹽務辛辛苦苦收集來的銀子,足月兒的給他們發錢了,結果是,發錢糧的時候有兵,而不發錢糧的時候,卻無兵可用。”
趙興當時就明白了,想崇禎二年的時候,現在的文淵閣大學士,太子太傅次鋪楊景辰,就曾經上書崇禎皇帝,奏書上說,大明全國各地有兵三百萬,發餉的時候,各地的將領,就臨時用10個老錢,雇傭當地的流民充數,而錢糧發放完畢,國家卻沒有了兵源。
當時他是東林黨人,卻第1個提出了讓東林黨人痛恨無比的建議:“領餉有兵,操練防守無兵的流弊,要求京營宜責成提督及巡視衙門,九邊宜責成督撫,清查振刷等,請恢復天啟年太監和錦衣衛監軍事,如此施行,這兵有百萬,足可保大明無憂。”
這是最痛陳時弊的辦法,但他的這個辦法,卻得到了同黨的全力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