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你們都是天子真正的門生,就要為天子那位座師長臉。這次不必京師考核,直接下到地方任實際職務,磨礪考驗。既然大家是天子門生,就要勇于為皇上做事,所以,京官肥缺這次沒有,偏僻之地卻期許諸位擔當。但只要諸位克勤克儉發奮努力,三年后,皇上已經任命鄭國公和武陽候以及曹公公為京查,按照政績考察,然后按照等級調任諸位。”
讓人支邊,必須給與希望,否則有大部分人是寧死不去的。利益的引誘才能讓他們甘心付出嗎。
這時候,曹化淳才站出來,笑瞇瞇的宣布:“這次西北和云貴川因為戰亂缺額最多,所以,皇上希望你們這些真正的天子門生為師分憂。先補州府缺額,最后是縣令。當然,限期一任三年,而且還是加恩一品,即便是縣令,也掛六品級。三年后政績卓越者調做他地,政績平平者也調各部磨礪。”
這個決定一出,所有的人都躍躍欲試了。
科舉目的是升官,但按照規矩先進翰林院再學習三到六年,要將冷板凳坐穿,上升一級,那簡直難比登天。現在好了,只要冒三年風險,大家都六級調出,出來了,就是各部主事,外放的就是一個知州或者是一府的二把手。為了前程理想拼了。
王慶一第一個站出來:“學生請赴云貴任,用我所學,幫助張總督,徹底剿滅奢安之亂的叛匪,還西南太平。”
李守一也站出來道:“請公公轉達皇上,學生愿赴西北,和流寇較量一番。”
恩科的貢生全部希望去各地戰區赴任,一展胸中所學。
在他們的帶動下,正科貢生也紛紛請求到西北西南,做一任各地官員,為皇上分憂,為國家效力。
而制科的工匠也紛紛請求直接進入工部,為國制器,將自己的發明創造變成實際的利國器具。
如此效果那是好的不得了。
而后來的洪承疇和張慎言一見這么多寶貝過來,當時歡喜無比,再加上天子門生必須照顧,都給于重要位置安置,并且對他們提出的建議見解那都非常重視,讓這些人感覺到做事如魚得水。
如此一來,為崇禎四年三月的恩科貢生外放減小了抵觸。
待遇的提高,榮譽的加強,讓一批批年輕新銳充實到了地方,慢慢的給大明換血。等十年之后,趙選官,也就是真正的天子門生已經占據了天下,走進了朝堂。當那時候崇禎對趙興雖然已經不信任,準備剪除他這個尾大不掉的危險時候,他發現,趙興已經和他平分天下了,他已經被趙興真真正正的架空了。
是真正的架空,趙興的改革已經無人能擋了。
不過讓他憋屈且欣慰的是,趙興的所作所為,都是為這個大明,為這個漢人天下的復興在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