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汗是個志大才疏的孬種,這是趙興曾經給他的定義。
林丹汗本名林丹巴圖爾,是成吉思汗之嫡系后裔、達延汗的7世孫。林丹汗13歲繼位,尊號為“呼圖克圖汗”
繼位之初,林丹汗就勵志恢復成吉思汗的光榮,但他所能統轄的只有察哈爾,漠南諸部奉他為名義上的共主。
等他成年后,為了收復各部,東面和后金打,南面和大明打,打的是不亦樂乎,結果和后金打,戰果是把自己的八個部送給了皇太極,自己戰敗西逃到了察哈爾。
和大明打,殺大同周圍明朝軍民數萬,差點打下大明,最終的戰果是,被大明暴打一頓,差點追到他的老窩察哈爾,同時,崇禎停止了對他的慣例賞賜,還有封鎖了他的市貿。弄得現在林丹汗“插(察哈爾部)之疲甚、餓甚、窮甚”,其兵員嚴重減耗,“插有馬約僅收四萬,插眾不滿五萬”。
“打林丹汗,不但歸順我們的蒙古諸部的危機,同時也可以讓蒙古徹底被我們所有。”
皇太極眼睛一亮,當時贊同。
這個林丹汗就像癩皮狗一樣,跟大金從老爹努爾哈赤開始,一直打了十多年,雖然屢戰屢敗,但他卻又屢敗屢戰,真的是一只打不死的小強,惡心死人了。
“對啊,趁他病,要他命,趁此機會徹底的征服蒙古為我所用,也就當然解決了蒙古諸部對我不服,大金軍心士氣低靡,物資短缺的所有問題。”然后驕傲的道“打林丹汗不用全國動員,朕只要親率兩千正黃旗精銳鐵騎足以。”
范文程就再次搖頭:“不,大汗,我們的全國動員要繼續,不但繼續而且還要大張旗鼓的做。”
皇太極想了下,然后恍然大悟:“朕明白了先生的意思了。我們大張旗鼓大搞動靜,是為了迷惑大明?”
“大汗果然睿智過人啊。我們不單單是為了迷惑大明,我們是要將大明的注意力轉到大凌河和東江鎮朝鮮上去。然后——”往西北一指,打跑了林丹汗,我們就可以從察哈爾再過長城,突襲大同等地。”
皇太極一驚,大步走到大明輿圖前仔細的端詳。
好久之后:“先生好算計,大明的注意力全部被我們吸引過來,他們就會忽略大同山西榆林等地。更何況,我們上次進京,吃了大虧,大明絕對想不到我們再來。好,好,好。如此我們再進京畿,再次給大明來個兵臨城下。”
范文程就再次搖頭:“不不不,再逼京師,我們能獲得什么?上次讓我們有內應,打了他一個出其不意。但吃一塹長一智,崇禎為了保命,已經在宣大薊州遵化,駐扎了趙興系的強兵悍將,北京城更是讓張之及整頓的如鐵桶一般,如此堅城我們還是攻打不下的,我們再次重蹈上次的覆轍,不可取。”
皇太極老臉一紅,虛心認錯:“是的,是朕心急了。”
“我們這次,就是要淺攻快出,搶掠一番,就立刻退回蒙古。”
皇太極有點心有不甘:“可惜了,我們搶掠不到多少物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