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立刻詢問楊嗣昌:“原定給遼西撥付剩下的一半錢糧,撥付了嗎?”
楊嗣昌回答:“剛剛籌集完畢,正要撥付交割。”
崇禎就看向了溫體仁,因為他不好意思對師傅開口。
溫體仁最會察言觀色,立刻明白了崇禎的心思,馬上對楊嗣昌道:“那就先別撥付了,正如孫師傅所說,現在需要加強北方了,立刻將這一批錢糧供應宣大等北地,開始在北地結扎牢固的防線。”然后得意的看了一眼被氣的面色鐵青的孫承宗:“孫師傅說的對啊,從今后,我們要在北面萬里防線和建奴接壤了,絕對不能再讓建奴趁虛而入啊。”
用你的話,堵你的嘴,看你還有什么話說?
孫承宗真的沒想到會有這樣的結果,當時真的是無可辯駁了。
趙興感覺這樣的安排也沒什么錯,畢竟歷史上,皇太極上在搶了京畿盆滿缽滿之后,才進攻的大凌河,然后,打的大明關寧再也不敢出戰之后,才滅的林丹汗。
但現在整個歷史顛倒了過來,皇太極為收集物資,穩定蒙古人那又開始左右搖擺的心,才先打林丹汗的。
林丹汗再孬,畢竟根基還在,怎么的對已經被削弱的皇太極還是能堅持一段時間的。
“只要林丹汗堅持一段時間,就能再次削弱皇太極。所以,臣估計著,今年,最少是今年是不會對我們大明有什么動作了。如此,倒是真的如溫閣老所說的,必須加強北方,以防建奴趁勢再次偷襲京畿了。”
能得到趙興的肯定,溫體仁就有些洋洋得意,看看,誰說我就會黨爭不會治政?我的眼光還是長遠的嗎。
大局勢是自己提出的,既然北方出現危險,自己遼西沒有危險,孫承宗也不好意思再爭了,只能氣呼呼的吃癟。
但這次卻是楊嗣昌有些擔心了,他謹慎的提出:“指揮使大人言之有理,孫師傅也高瞻遠矚,溫閣老提醒的也不錯,但,臣擔心,這是皇太極的虛晃一槍。因為,這次,皇太極只帶兩千人討伐林丹汗,這兵力是不是少了點?而他動員全部遼東生熟女真后的主力,依舊猬集遼東,隨時可能對遼西和東江鎮出擊,這也不得不防啊。”
這是楊嗣昌第一次軍事才能顯露,說的也實在在理,這不得不引起所有在座的人警惕。
崇禎想了下,最終折中道:“朕看這樣吧,將原本給遼西大凌河的錢送一半,讓祖大壽繼續加緊修復大凌河備戰,剩下的送宣府大同,提醒宣大王大壯和大同總兵李東坡加強防備。”
這個方案,是一個非常穩健的方案,立刻獲得了大家的贊許,這事就這么定了。
最終崇禎輕松的感慨:“如果所有的事,都如這樣輕松解決,而不是如朝堂上那么扯皮該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