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呼舞拜之后,大家各就班位,崇禎笑瞇瞇的看了眼趙興,對他微微頷首,那意思很明顯:“你準備好了嗎?坑可給你挖完了,你是如何跳呢?是你自己跳還是我踹你一腳?”
為了表現自己的忠君愛國,這坑必須自己往里跳,而且要跳的勇敢果斷,毫不猶豫。于是,趙興準備上了。
結果溫體人卻先站出來:“大明的****,這才造成財政的緊迫,我們每年投進軍隊里的錢糧,都被那些將領們吞沒了,所以,臣請派監軍到各地督察軍隊。”
趙興和崇禎聞聽,都不由得松了一口氣,這是破天荒的頭一次,東林黨人支持重派監軍。
當時崇禎就感覺一直愛拍自己馬屁,恐懼趙興的這個家伙,很適合做這個首輔。
懼怕趙興?崇禎心中突然一震,這不是好現象,趙興連首輔都怕他啦,那他的權力影響力,已經大到了多么恐怖的地步。
結果就在他感覺到恐懼的時候,溫體仁卻慢條斯理的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以君子監視軍隊,整肅軍隊,防備貪污,這樣不但能讓咱們的財政支出,花到實處,也能訓練出一支強悍的軍隊。”
崇禎和趙興就對望一眼,敢情這老小子在這兒等著自己呢。
皇宮里就沒有秘密可言,在崇禎皇帝準備重新委派監軍的消息一出,東林黨人立刻感覺到了機會。
武將實在是太不像話了,軍隊實在是太腐敗了,必須要加以整頓,否則這蒙古人和女真人進這大明疆域,就好像走在自家院子里一樣輕松。國家的安危先不必說,但大家的小命兒很重要,所以,監軍一定要派。只不過不能是派太監,而是派文官,只有文官看著武將,大家才放心,而同時,要將軍隊牢牢的抓在自己的手中。
皇帝最近有些不聽擺布了,趙興那小兒鬧的有些太兇了。之所以皇上不聽擺布,趙興鬧得兇,就因為皇上手中有軍權,趙興手下有爪牙。
而文官集團手中有什么?除了一張嘴皮子之外,根本就什么都沒有,歷次黨爭之中,為什么文官總是最終被人家一招滅亡?原因就是沒有軍權,一旦有個強勢的要整自己,派出一個胥吏,提了一條鎖鏈,大家就得乖乖的束手就擒,這樣的局面絕對不能再出現了,必須得改。
但是在崇禎和趙興的耳中,聽到這樣的建議,簡直就是笑話。
這個時代,最少是眼前,天下最不可信的是什么?就是這君子的操守。所謂的君子操守,連妓-女的底褲都不如。
還有一點也相當明白,這是臣權急于擴大呀,這是他們想要將手伸到軍隊里去。
文臣督師,原則上就已經犯了忌諱,但大家都堅信著文臣的忠誠,所以也就約定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