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他們獲得軍功,上升的就快,不用自己和趙興刻意培養,估計有三五年,這朝堂上,就能有自己門生的身影出現了。到時候,自己和趙興也就不是孤軍奮戰了,自己也就不必再要用勛貴,又要防備他們做大的兩難中的戰戰兢兢了。
趙興也高興,因為趙興其實最討厭太監監軍,即便是曹化淳做監軍,他也討厭。歷史上,太監一個個都是變態,只會壞事,不會做好事。
之所以剛開始的時候,趙興同意崇禎派太監監軍,那的確是不得已而為之。但是這一次,溫體仁提出了用文臣監軍,趙興就順坡下驢,畢竟文臣還算是個正常的人,真的有那擔當心的,還是好事。而同樣是這件事,溫體仁的文臣就不會反對。
當然,趙興也絕對不讓腐朽老邁的文臣們得逞,這也是為反對而反對。所以他提出了用新科的考生們監軍,這是皇上的弟子門生,他也不會反對。而同樣的,這些人更是自己的門生啊。夾帶私貨,這是必須的。
被擺了一道的溫體仁,當然不能讓趙興得逞,你一個錦衣衛已經夠讓人頭疼的,如果未來你的門生故吏遍布天下,那還了得。
“本官的意思是,讓老城持重者去監軍,而不是那些毛頭小子。”這個理由比較蒼白,但也透露了他的野心,所謂的老成持重者,還不都是你的那幫東林黨人?
太監監軍,做不成好事,你們東林黨人,比太監還惡劣,你想把手插進軍隊里去,你想都別想。
趙興笑著反問:“難道說新科的恩科舉子們,難道就不是文臣嗎?你作為堂堂的首輔,提攜新人也是你的責任。”
“新人做事毛糙,不可信,不可用,需要歷練。”
趙興攤手:“您說的都對呀,那么就讓他們下去歷練不好嗎?同時,這一次監軍是絕對不允許指揮軍隊的,對將軍們的指揮是絕對不允許干涉的。他們只負責監督武將的忠誠,監督軍費的發放,對士兵們進行思想教育,然后將軍隊的狀況,用密折專奏的形式,直接匯報給皇上。所以這跟他們做事毛糙不毛糙無關,只要他們用心去聽就足夠了。而同時,也可以在軍隊里得到鍛煉,你哪里知道未來這一群人里,不出現個像岳武穆那樣,能文能武的能臣干臣呢?現在的大明,正需要的就是這樣人。”
然后語重心長的道:“像首輔大人,就應該做起首輔的責任,提攜新人,發現人才,培養人才,推陳出新。如果一味的使用老人,等未來這一群老人都下世了,我們的朝廷還有什么樣的人可用呢?首輔大人,這是您的責任啊。”
這樣慢條斯理的教育,當時嘢的溫體仁臉色清白不定。
因為人家趙興說的對,他真正點出了自己這個首輔責任之一,你還就沒有辦法辯駁。
“再說了,咱們現在大明缺少官員,要不也不至于一年來一次科舉。現在這些官員們都是一個蘿卜頂個坑,還能抽掉誰呢?如果將他們派出去監軍,就得讓那批新人繼承他們的位置,你看這合適嗎?”
不合適,相當的不合適,監軍其實是個苦差事,如果按照趙興上面的說法,幾乎就不能掌握軍隊,結果去做了那個苦差事,卻丟了現在的優渥差事,鬼才愿意去呢。
這就不好辦了,不能掌握實權,不能參與貪污,不能參與分潤軍功的差事,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