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進入楚雄,首先祭拜了王慶一的靈柩,拿出一筆不菲的資財,安排王慶一的老伯和他侄子,扶靈柩歸鄉。
然后,李守一正式上任。
大堂之上,李守一主位高坐,趙興客位云淡風輕的作陪,楚雄的所有州縣衙門的官員,一個不落的前來拜見。
李守一當堂宣讀了皇上的中旨,宣布繼續執行王慶一的政策。
當時滿堂官員一片大嘩。
祿豐縣令當時臉紅脖子粗的站起,大聲咆哮:“官紳不納糧,不當差,這是亙古所留下的規矩,他王慶一擅改祖制,已經大逆不道,更是推行禍國殃民之法,激起天怒人怨。他死了,死的死有余辜,天下百姓拍手稱快。你剛剛接任楚雄知州,不理民事,不聽民意,繼續要逆天而行,難道你就不懼怕民意兇兇天怒人怨嗎?”
之所以這個祿豐縣令如此囂張,原因是他有囂張的資本,祿豐正好居于云南之中,四面大山環繞,中間盆地土地肥沃,這個縣所占有的土地,幾乎就占了整個楚雄的1/3,是楚雄最重要的賦稅出產之地。當然,按照現在上繳的數額,也不過是每年千把兩銀子。
但就這幾千兩銀子,就讓他在云南的布政史眼里,已經是舉足輕重。
每一次放出的縣令,都是布政使的體己,然后拿這里做個跳板鍍金,為以后的提拔升賞,做個鋪墊。
所以,歷屆的祿豐縣令,都對楚雄的知州愛理不理,因為人家的靠山硬。
久而久之,整個楚雄州,其他7個縣的縣令,幾乎是只知道祿豐縣令,不知道楚雄知州,都是唯他馬首是瞻。
他這么跳出來,也正合了其他縣令的心意,這個政策本來就對官紳們沒有一點好處,大家都在竭盡全力的抵觸,或者說就是抵抗。這時候有他牽頭,這7個縣令立刻紛紛叫嚷著反對。
至于人見人畏的錦衣衛指揮使,大家心中卻不怎么怕,因為這件事鬧起來,他們的身后就有無數的世家大族支持他們。包括上面已經明確的傳下話了,鬧,可勁兒的鬧,后面支持你,世家大族支持你,身負功名的人支持你。法不責眾這是讓幾位應該忌憚的,同時,你錦衣衛指揮使又怎么啦?你到了這里,是虎你給我趴著,是龍你得給我盤著。你現在就身處在汪洋大海之中,真要是掀翻了桌子,你能不能走出這里,你能不能回京。那還得看在座諸位的情面。
給你面子,灰溜溜的給我滾回去,不給你面子,你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這就是楚雄,這就是云南,連世代鎮守在這里的沐國公府,都要退讓三分,不要說別的,簡簡單單鼓動那些土司們叛亂,然后扣在你腦袋上,朝廷就饒不了你。
李守一在那里臉紅脖子粗的,和這幫家伙爭論,而趙興卻端著茶杯,悠閑自得的品茶。
前后來了半個月了,原先重口味的紅茶,最終不得不入鄉隨俗,喝著寡淡無味的綠茶。你還別說,喝著喝著,趙興已經品出了這種綠茶的滋味,不錯嘛,入口寡淡,但回味綿長,很好,很好。
一杯茶喝干,遞過去,一個小廝就殷勤的再給續上,再喝的時候,就更品味出了其中悠長的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