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走投無路的士紳官吏們,為了阻擋新政,但更為了保命,發起了對錦衣衛的決死沖擊,戰斗變得更加激烈殘酷了。
吳三桂真的急了,由于自己沒有戰場的經驗,從而造成的疏忽,已經讓七百多錦衣衛的兄弟,戰死在了這段長街之上,這是自打錦衣衛成立以來,包括在遵化面對建奴都沒有過的。
他將為這種嚴重的后果負有責任。
但現在,不是考慮責任不責任的問題,而是必須將敵人打出去,絕對不能讓敵人占據楚雄。
現在,楚雄已經不是一個城池,而是一個象征。楚雄不倒,新政不失,楚雄失守了,新政必將夭折。這是生死攸關的關鍵時候。
命令五百兄弟,拼死堵住城門的敵人的時候,吳三桂親自帶頭沖鋒,向那些從院子里殺出來的黑衣人,還有那些亡命的官員士紳的家丁進行了反攻。
何老先生,是典型的儒者,在這一片地區,有著絕對的聲望,也是楚雄地區東林黨人的魁首。
他的財富不多,也并沒有多少土地,新政對他,幾乎沒有經濟利益上的沖突,但對于新政的反對,他是純粹出于維護道統。
眼看著那些派進來的黑衣人,面對錦衣衛犀利的反攻,已經力不能支。再看一看各家的人員,群龍無首,一盤散沙,當時跺腳大急,不顧年邁體衰,登上了一個臺階,大聲疾呼:“父老鄉親們,各位壯士們,道統的存續就在今夜,為了幾千年不變的道統,為了這大明的根基,我們必須拼死一戰,否則我們這些士紳的體面,幾千年的傳承,就毀于一旦。父老鄉親,各位壯士,為國殺賊啊。”
他在這里聲嘶力竭,然而聽他的人卻不多。現在這一面的敵人,其實是在做困獸之斗,已經沒有多少戰斗力了。在錦衣衛瘋狂的反撲之下,已經是岌岌可危。
何老先生一見,心情更加急迫,猛轉身,沖進了自家的小院。
院子里,老妻摟著孫子,兒子抱著媳婦正在驚恐的瑟瑟發抖,一見老爺子沖了進來,兒子驚慌的上前詢問:“外面的戰事怎么樣?”
何老先生血紅著眼睛,猛地拉住兒子的手:“你打小從我讀書,深受圣人教誨,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你已經深有研究。但光研究是不行的,是要踐行圣人的主張,這就是時候。跟著我,拿起武器,維護道統,和那些逆賊拼了。”
老妻大驚:“老頭子,外邊的那群家伙殺人如麻,毫無人性,我們是斗不過他們的。”
丟下兒子,再一把拉住老妻:“你我相濡以沫多年,為夫要為天下人殉道,我們可能斗不過他們,但我們的這股正氣,絕對不能丟失。”然后再看向自己的兒子兒媳:“為大道而殉,死得其所,你是我的兒子,你是我的兒媳,既然生在這個家庭,既然你嫁入了這個家庭,就應該有這種覺悟。跟著我,與惡賊決斗。”然后也不看他們,拉著老妻向外就走。
兒子聞聽,當時猶豫,而妻子卻一把拉起他:“我雖然不懂新政,我更不懂圣人的大義。但我懂得三綱五常,父有命,不敢辭。我不想看到我的丈夫是一個懦弱的,而是應該頂天立地的。”
兒子聞聽,感覺到羞愧,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挺起了胸膛,拉著妻子的手,緊隨著父母的身后向大門走去。
這時候,一聲稚嫩的呼喊:“爹娘,我也跟你們去。”年僅7歲的小兒子,閃動著稚嫩而純潔的眼睛,看著他們。
兒子立刻心軟了:“你不能去。”
然而,媳婦卻將兒子抱起來,喃喃道:“我們是為圣人的大義慷慨赴死,死后博得滿名忠烈,千古流芳,怎么能少了我的孩兒呢?”然后凄然淚下:“即便我們把他留下了,我們死后,只留下他孤苦伶仃,有誰相伴呢?與其留下他在這個世界上受苦受罪,不如我們一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