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科舉之后,趙興在萬人矚目之下,帶著他的六百緹騎護衛,離開了京城。
他沒有直接去皮島東江鎮,而是直接跑到了山海關。
薊遼督師洪承疇不在山海關坐鎮,而是把督師行轅放到了錦州,緊逼前線。
現在的錦州城,已經修繕完畢,而前面的大凌河,也沒有因為上一次的戰爭而毀壞。祖大壽率領著子侄,帶領著自己的親兵1萬,正守在那里。
現在的大凌河,接受了上一次的教訓,已經變成了一座巨大的軍營。
而洪承疇,也改變了孫承宗筑磊方略,將原先的那筆經費省下,但卻加強了整個遼西道路的修繕,以便適合大軍團的調動。
而現在僅有的幾座堡壘,也都盡可能的囤積糧草,一旦建奴來攻,就可以閉門堅守,來一個長久之戰,用于消耗他們的銳氣。
而就在他們疲憊的時候,就可以通過四通八達的道路,快速的集結外圍的,由好戰敢戰的遼東總兵官滿桂,所統帥的關寧主力機動八萬大軍,給他來一個里應外合。
趙興到了錦州,洪承疇出城相迎,錦州總兵吳襄陪伴在旁。
一行人,進了總督衙門,洪承疇請趙興居中高坐,趙興也不推遲。
就坐之后,各道辛苦,趙興就將外面的吳三桂叫了進來。
吳三桂參見了諸人,又給自己的爹爹施禮,然后垂首聽命。
趙興就笑著對吳襄道:“你看看怎么樣?我現在經過兩年的時間,把你的這個只會夸夸其談,紙上談兵的狀元兒子,培養成了實戰能力極強的將軍,你還滿意?”
吳襄當然滿意,自己的這個兒子比跟著趙興走的時候,不但沉穩干練了,最主要的,從他身上已經有了統帥一方的大將風度。照這么發展下去,他吳家后繼有人了。
站起來,連連感謝趙興的培養。
洪承疇也看中了這個精氣神十足的小將,笑著道:“東江鎮已經兵強馬壯,再有趙大人過去坐鎮,是進是退都沒有任何問題。然而我這里,卻急需人手相幫,趙大人是不是忍痛割愛,將吳將軍留在遼西?”
趙興笑著道:“洪大人不提,我也有此意。現在關寧鐵騎兵精糧足,但良將缺少,于是我奏請皇上,經過兵部勘核。我將吳三桂從我的錦衣衛里調出來,再次交還給你關寧。”
洪承疇和吳襄當時大喜過望,為得一個良將而歡欣鼓舞。
趙興扭頭:“吳老將軍卻不要高興的過早。”
吳襄納悶:“趙大人說笑了。”
趙興嚴肅的道:“因為我是讓吳三桂,做錦州總兵的,統領錦州的2萬大軍。”
吳襄驚訝,洪承疇大喜。
吳襄是一個膽小如鼠的人,卻又絕對貪戀權利的人。上一次大凌河之戰,對他的親妹夫的救援,都畏手畏腳。好不容易出戰,結果自己半路先跑了,造成救援大凌河的軍隊,轉眼崩潰,損失了三千多人。
要不是照顧著他老吳家家族強大,在遼西地區,勢力盤根錯節,暫時沒有人可以取代,那時候就將這個吳襄拿了法辦了。
有這個窩囊廢在自己的身邊,洪承疇真的是無奈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