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錦州港的位置,現在變成了大工地,無數的遼東百姓,被雇請來,在這里開始風風火火的建設港口的工作。
當然,這個年代的港口碼頭,并不像后世的那么繁瑣,建設起來簡單多了。
但是,趙興卻在這里,展開了三個巨大的工程。
首先,在原先的松山堡以南,在港口以北,重新修建松山堡。
這個堡壘,可以遙望大海,和碼頭的交通非常便利。
所以,趙興規劃著,將這里不再建設為一個簡單的軍事堡壘,而是向東江鎮的碼頭那樣,建立成一座城鎮。
搞房地產開發,用這一筆豐厚的利潤,來建設這個堡壘,來減輕國家財政的投入,這是一舉多得的事。
在這里,趙興規劃出了一個標準的十字街。然后在這個十字街的道路兩旁,全部規劃為2層小樓,一層是商鋪,2樓可以做商鋪,也可以住人。統一的標準,統一的規劃,整齊漂亮。然后將他們發賣。
這樣的規劃布局,不但讓遼西的那些士紳,看到了商機,更吸引了江南的富商們。
江南的商業風氣鼎盛,對商業利潤的敏感程度,遠遠超過北方。
而遼西這個巨大人口基數,龐大的駐軍,就是一個廣闊的市場。一旦錦州港建成,南方就會有源源不斷的物資商品,運輸到遼西來。
而同時,遼西崇山峻嶺,那茂密的森林,所產出的幾百年的參天大樹,正是南方急需造船用的硬木,只要運回去,那就是翻倍的利潤。
還有那珍貴的皮毛煤炭草藥,每一件商品都讓南方的商人眼紅。
為了能夠及時掌握這些物資,坐地收購。于是那些南方的商人,紛紛在松山堡內,買地夠屋。
而那些商鋪,就成了他們的最愛,一來可以收購當地的物資,同時也可以買賣南方來的商品,這豈不是一舉兩得?
而現在,隨著大明的改變,隨著軍事改革的完成,人事調動調整結束,更主要的是,他們看到了趙興,又回到了遼東。南方商人,對遼西的安全已經不再戰戰兢兢。他們相信,當初覺華島的慘劇不會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