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趙興壓制著他,讓他必須執行四喱稅收政策,但是架不住多,依舊讓他收的盆滿缽滿。
而東江鎮鋼鐵廠需要的銅料和鐵料,又都經過他的手。他已經不需要貪占了,所謂過手一手油,已經足以讓他成為了朝鮮的首富。
對于他的這個位置,朝鮮許多的官員大佬,都已經虎視眈眈。曾經幾次,朝鮮的王庭,準備將他調到內閣去,讓他做一任首輔,準備利用他的人脈,和大明的朝廷打點好關系。
但李光道,總是以種種的借口,放棄那個光榮的職務,而就在這里,每日里喝著小酒,坐著他的三品官員。
李本光前來,和他說了現在的局勢。李光道對于這樣的狀況,卻不以為然:“將軍多慮了,這百年不見的大雪,道路山川全部被封閉。而這滴水成冰的天氣,更不適合于打仗。即便是一個再蠢的人,也不能在這樣的天氣時節里,發動一場戰爭,更別說是你估計的那種大規模的戰爭了。”
“可是鑲紅旗的行動,的確是反常啊。而我們的新義州,應該早已經陷落了,這樣的局勢,我真的放心不下。”
看看雪后初晴的外面,李光道笑著搖頭:“天氣就是這樣,即便再壞,還能壞到哪里去呢?怎么的也得等雪化之后再說。”
“可是——”
“沒有什么可是的。再說了,你們的任務是協防鐵山,建奴已經出現在城外。萬一他們發動進攻,鐵山有失,那你的責任就大了。你可一定要知道,鐵山是聯系皮島的商業通道,又是皮島所需要,銅礦鐵礦石的必由之路,絕對不能有失。”
“可是你手下,不還有5000朝鮮士兵嗎?他們的裝備已經改善,也算是錢糧充足,難道就不能防守嗎?”
李光道搖搖頭:“將有必死之心,而兵無敢戰之意啊。不瞞李將軍說,通過幾次和建奴的戰爭,士兵們已經嚇破了膽。一旦沒有天兵作為中流砥柱,轉眼就能崩潰。所以,將軍不可輕舉妄動啊。”
也就是說,不管李本光多么的焦急,什么樣的理由,李光道都堅決不同意出兵。
之所以李本光在這里和他磨磨唧唧,是因為當初,東江鎮借助鐵山進行輪番休整的時候,作為交換條件,那就是除了營頭能隨意調動中朝兩軍之外,而這個李光道,也有調動兩軍的權力。
而現在,建奴就在城外呼嘯來去,其實李光道也嚇到了,他無論如何要留下東江鎮這一只強悍的隊伍,替自己守住鐵山,替朝鮮守住門戶。
一旦這支隊伍出去了,憑借著朝鮮軍隊,在沒有天朝上國軍隊作為精神支撐下,他們是沒有戰斗力的。那些花重金買來的火槍火炮,最終也只能是送給建奴的見面禮。
這正應了那句話,決定戰爭勝利的,不是武器多么先進,關鍵的還是在人。
最終,在李本光的強烈要求下,李光道也適當的做出了讓步:“你只能帶2000人出去,做一下試探性的偵查,查明外面的情況,再多了,是絕對不行的。”
李本光權衡了一下利弊,也認為李光道的擔心不無道理。萬一自己大隊人馬出去,鐵山丟失,那自己的責任就大了。
好吧,兩千就兩千吧,自己主要出去去偵查一下狀況,等把情況摸清了,再做具體的安排也不遲。
于是,在這天的下午,李本光帶著兩千兄弟,出了城門,走向了那不明的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