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越推演越感覺到,自己這一支人馬,是唯一能打破敵我雙方僵持的力量。
但這有個前提,那就是自己絕對不能輕易出兵,而是按兵不動。等到皇太極堅持的精疲力盡時候,在大軍全軍出動,或者干脆裹挾上朝鮮人,做搖旗吶喊,一戰定乾坤。
當然這里有一個最大的風險,那就是事后,可能會背負上見死不救的罪名。
現在實際的東江鎮主人,趙興大人,最恨的就是見死不救保存實力。為此他在旅順召開的會議上,刻意提出了一個口號:“你打光了2萬,我給你補4萬,你打光了20萬,我給你補40萬。”的決定。目的就是打消將士們為保存實力,存的見死不救的小心思。
劉光祚不在,李本光,就是這里的軍事主官,他心憂外面的狀況,帶著兩千人馬出城了。
趙凱認為,這絕對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2000人在野外,如果遇到女真人的大隊騎兵,根本就是自取滅亡,白送人頭。
與其這樣分批的行進,還不如破釜沉舟,要么冒著見死不救的罪名,堅決蹲在鐵山之中,等待敵人疲憊的機會,然后給他來一個狠的。最終還能獲得一個將功折罪。
而像他這樣,零零碎碎的出擊,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最終可能是兵敗身亡。
但他是一個謹慎而本份的人,他堅決不干涉軍隊的指揮,連插嘴都不干。就那么看著李本光,帶著人馬出擊了。
在李本光出城之后,趙凱立刻以他監軍的身份,奔走著各個隊伍軍營,開始實行他監軍鼓動將士的職責。
事情果然如他預想,就在當天天傍黑的時候,城外傳來了消息,李本光被圍,命令全軍出動,解救本軍。
他又蹲在地圖前,冥思苦想對策。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十幾個大隊長,呼啦啦的沖進了他的房間。
大家見到趙凱,一起躬身施禮:“監軍大人,李將軍在外被敵人包圍,急需救援。而李光道那混蛋,卻堅決不同意。現在軍情如火,然而咱們這支軍隊,卻群龍無首。我等商量,共推您暫做一軍之主,統帥全軍。”
面對將軍們的請求,趙凱從凳子上下來,他沒有推辭,而是坦然的接受了大家的請求。
這不是再堅持那個軍政分家的時候了,必須有人站出來,承擔這副重擔。至于將來處分自己,還有一個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還有一個眾將所推,臨危受命的借口。
面對著眾將,趙凱道:“既然大家共同推舉我,做這臨時的主帥,我不敢推辭。但我要求大家,從現在開始,一切的行動,必須堅決的按照我的命令去做,否則我軍法從事。”
大家互相看了一眼,心中卻有些腹誹,這真是拿著雞毛當令箭,開始裝了。
但大家心中更是心知肚明,在這個軍營里,他的級別最高,只有他能夠統一調動。到了非常時期,既然他有這樣的要求,就答應他。
于是眾將轟然應諾:“我等接聽將軍軍令,絕不違反。如若違反,甘受軍法。”
得到了這樣的承諾,趙凱力氣將胸膛挺了起來:“既然如此,我們不去管李光道,全軍聽我指揮。救援李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