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多年的戰亂,以及天災人禍,培養出了東北漢子的彪悍勁,同時,也將這些走投無路的漢人,逼的落草為寇。
所所以東北的匪患是在全國是最熾烈的。
東北的土匪是真正的土匪,他們和西北的流寇,西北的農民起義,有著本質性的不同。他們規模不大,但多如牛毛,他們誰都搶,無論是女真人,還是漢人,乃至現在的遼南政府,他他們都不放過。
這樣一來,匪患,成了現在的遼南巡撫衙門最大的壓力。
要想真正的治理這個地方,成為穩固的基礎,就必須解決土匪的問題。
所以,老城穩重的錢千城肩上的擔子就更重了。
在一次工作會議上,趙興和劉光之和錢千城仔細的探討了剿匪的問題。
其實,趙興在剿匪上,是有一套成熟的辦法的,他的辦法在西南地區,得到了驗證,證明那是一個切實可行的。
“但那種辦法,在咱們遼南,只能作為一種借鑒,而不能照搬。原因就在于,在西南邊陲地區,大部分都是蠻夷,我們可以采取鐵血政策,推行那種斬盡殺絕的辦法。但在咱們遼南,那些土匪都是被逼的走投無路的漢人。”
然后趙興肯定自己的原則:“我這個人對異族,手段實在是狠了些,我對他們使用暴力的手段,也沒有任何的心理負擔。但我對咱們漢人母族,總是心懷敬畏仁慈,在不是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我是不會對我的母族下手的。這就是人們常常詬病我的,叫做純粹的民族主義者。”
這一點大家承認,在這個集團之內,人們不認為趙興這么做是錯的,反倒認為他這么做是絕對的正確。
因為在這個年代,被圣人幾千年教化,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已經根深蒂固的扎在漢人的心中,融化在血脈里了。
而幾千年的文化優勢,又助長了大漢民族至高無上的這種思想,雖然幾千年中,大漢民族也幾次受到外族的蹂躪,但卻不能根除這種民族的優越感。
現在的趙興,只不過將這種優越感發揮到了極致而已。
至于文官集團一直抨擊他,不能對異族推行王化,是絕對的殘忍虎狼。究其原因的出發點,不過是用來攻擊趙興的借口罷了。
那就是文官集團的說一套做一套。
“所以,我們對東北的土匪,主要的就是用懷柔政策。但也不能像原先楊鶴那樣,進行一味的招撫,在我們這里再出現有糧詔安,糧盡再叛的情況發生。”
劉光之真有同感:“我們要剿撫兩用,沒有霹靂手段,怎么顯得出菩薩心腸?”
錢千城跟著趙興走南闖北久了,就提議:“大人在西北的政策就相當好,詔安流寇,要給他們一個長久的生計,那些土匪一旦有了長久的生計,幾乎也就沒有人再造反了。”
“是的,漢人就是這樣,只要能讓他有一碗稀粥喝,不壓榨的過分,他們就是順民。我們就在這里下手。”
劉光之道:“咱們遼東地區,地廣人稀,有的是肥沃的土地來安置他們。只不過原先的徒弟都是女真人的,他們寧可閑置著,也絕對不給害人的百姓耕作。而我們只要給那些招安過來的土匪,以足夠數量的土地,我想他們是會愿意安安生生的過日子的。”
“而對那些頑固不化的,我們就要給予堅決的剿滅。實行的辦法還是像西南那樣,將錦衣衛劃分成小分隊,對那些冥頑不靈的,咬住它,絕不放松,窮追猛打,一直到徹底的將他們殲滅為止。我想用這個辦法,應該在兩年之內,就能數清整個遼南的匪患了。”
“肅清了匪患,還能給我們遼南擴大人口。現在我們手下的許多縣,人口有的不足五六千人,名義的縣令,其實和中原相比,也就是一個鎮長。這不行啊。不管是戰爭還是建設,人口是第一的。我我們要想盡一切辦法,擴大我們的人口規模。”劉光之提出了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