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最終為什么又反出東林而加入了閹黨,成為閹黨打擊東林黨急先鋒呢?
原來事出天啟四年,當時吏科都給事中出缺,左光斗通知阮大鋮來京遞補。
然而善于內斗的趙南星、高攀龍、楊漣等一伙人,因為與左光斗發生內訌,因此“以察典近,大鋮不可用”,而準備改用高攀龍的另一名弟子——同為東林闖將的魏大中。等到阮大鋮至北京時,趙南星一伙人使之補工科。
吏居第一,而工居最末。本來按資歷遞補應該輪到吏科的阮大鋮,但這樣的結局,不但對阮大鉞不公,更是對他的羞辱。
就是嗎,在家的慶功宴都擺好了,連雞都燉了,結果這事黃了,阮大鉞回家怎么和親朋交代?
此時魏忠賢出現了,他讓阮大鋮遂得償心愿。但是,阮大鋮的官沒能做多久,東林的可怕壓力,就讓他上任未及一月便棄官逃回老家。從此大鋮與東林決裂。
然而魏黨事敗,他又書指出東林與閹黨都“黨附宦官”,應該一起罷去的奏章。但是,這個家伙是個十足的投機客,當時他寫了兩本內容截然相反的奏折。一個是攻擊閹黨,證明自己說東林黨;一本是攻擊東林,證明自己是閹黨的,堵風向。
將這兩本奏折一起送至北京的朋友楊維垣處。
但楊維垣因為正和東林敵對,因此沒有按照他的囑托“見機行事”,而專門上了第二本。然后楊維桓得以憑借阮大鉞的奏折上京任了光祿卿,結果阮大鉞白忙活一場,弄了個替人作嫁衣裳。
這算是被朋友踩了一腳。結果他名列逆案被罷官,避居安慶、南京,招納游俠,談兵說劍,結成文社。
中途他想與復社和東林講和,因此在復社領袖張溥,為其師周延儒鳴冤而奔走活動時,慷慨解囊相助,表示愿意重歸東林。東林反對復社報答他,結果他的目的沒有達到。
但也正因為此,他開始堅定的反對東林了。
“人品是差了點。”趙興點頭。
崇禎驚訝?“還差了點?差大發了。朕就沒有看過這樣厚顏無恥的小人。”然后苦笑:“你這個人啊,有時候將人看到過好了。歷朝文人中不缺小人,歷代文臣中不缺奸臣,唐有宋之問,宋有蔡京,前朝有嚴嵩,但將這小人做得這樣徹底,文采如此出眾者鮮。我們只能感嘆上天是如何將這劣性和才情,統一在阮大鋮一人之身了。”
趙興淡淡一笑:“我們要他也不是為了治國,用他的目的,就是為了和東林復社撕咬,這活就不是人品方正的人能干的。還就得這種極品小人才能行。”然后語重心長的勸崇禎:“我們要因才任用,不能埋沒任何人的優點啊。小人,也是優點啊。”
崇禎一口茶水,伴著一口老血噴出。
最終還是趙興說服了崇禎,同意恢復他官職,讓他掛職禮部侍郎,御史,協管詹士府事。也就是說,給他這個小人懟人,以充分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