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雖然也具有如花妙筆,但她卻只是如實記錄。作為記者,她堅持著實是求事的寫作原則,不夸張,不虛構,只寫她看到的聽到的真實的人和事。語言樸實,但細節卻很生動。寫出來的文字能讓人身臨其境。
李莉也很疲勞,也想能美美睡上一覺,但她卻擔心會因為睡覺,而淡忘今天這兩仗中的很多細節。她打著呵欠,快速打著字,腦海中浮現著戰斗情景,如凝脂般的臉上時不時展露美麗笑容。
李莉以自己的決定非常正確,清楚假如不到特混戰隊來,就不會與張君浩相遇,也就看不到特混戰隊的經典戰例。
李莉站在全世界反***同盟的高度看待中國的抗戰,她把特混戰隊當成中國所有軍隊的代表,從記錄特混戰隊和張君浩等的事跡入手,來反應中國的艱苦卓絕抗戰史實。
在中國有多個象她這樣的記者在記錄著中國的抗戰,但能來到抗戰第一線,和官兵們吃住在一起,打仗時上戰場的,她是唯一的一個。
人們假如知道李莉所寫文字的意義,一定會對她肅然起敬。
因為李莉所寫將在美國發表,一旦發表就會引起全世界的轟動,這對世界了解中國的抗戰,引起更多國家和人民支持中國的抗戰,意義無比重大。而且李莉所寫,真實記錄了中國的抗戰歷史,對于將來人們研究浙贛會戰,意義也無比重大。
后世的人們大都淡忘了浙贛會戰,卻不知道此戰卻關乎中國的命運,關乎中美聯合抗戰大局。
假如中國被日軍徹底打敗,精銳盡失,國土會以浙贛鐵路為界一分為二,由此抗戰軍民將會被日軍分割殲滅,中國就只剩投降一條路可走。
中國一投降,美國在太平洋上也就不可能戰勝日軍,由此世界反***戰爭結果就會改變。
在浙贛會戰中,中國精銳只要能保存,還不讓日軍以浙贛鐵路為界分割南中國,甚至通過艱苦戰爭,把日軍打回出發地,就是偉大勝利。只要中國不投降,中國就能拖住數百萬日軍,就是對全世界反***同盟的最大支持。
李莉的纖細手指在鍵盤上優雅跳動,白紙上不斷涌現漂亮文字。只坐半個屁股在凳子上,腰板筆直,胸部高聳,身體時不時會抖動,瀑布般的金色秀發泛著光澤,臉部時不時泛起迷人笑容,從側面看,不僅身材火辣,而且給人以圣潔感。
這是個有思想的女人,也是個不可方物美麗女子。
戰地記者的責任心驅使她獨自一人來到特混戰隊,年輕女子對愛的追求,又使她下定決心,一定要把工作做得最出色。
烏溪江畔,日軍第15師團參謀長川久保少將和河野旅團河野少將兩人冒雨站在一起,看著洶涌江水心懸在喉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