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果小孩子出現皮疹、黏膜損害時,需與川崎病鑒別。”
提到川崎病的時候,周野吾注意到大家似乎都有些疑問。
這川崎病是啥玩意?
怎么好像沒怎么聽說呢?
確實這是一種小兒疾病,一般在下面醫院是比較少遇見的。
它又被稱為黏膜皮膚淋巴結綜合征!
說起來那還是1967年小日本的川崎富作醫師首選報道,然后就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日本在醫學這方便確實研究頗深……
川崎病是一種以全身血管炎為主要病變的急性發熱出疹性小兒疾病,表現為發熱、皮疹、頸部非膿性淋巴結腫大、楊梅舌、掌跖紅斑、手足硬性水腫等,可以發生嚴重的心血管并發癥,所以引起人們重視,未經治療的患兒發生率可以有四分之一。
周野吾嘆了口氣。
這就是醫學啊,鑒別來鑒別去的,從來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
“各類醫療機構的醫生發現符合病例定義的疑似病例后,要立刻進行單人單間隔離開治療,然后讓院內高年資的醫生會診,如果仍考慮疑似病例,就必須在2小時內進行網絡直報,并采集標本進行核酸檢測,轉運至定點醫院。”周野吾開始講新G的上報和轉診。
轉診這方便肯定是星橋社區服務中心需要做的!
而且在這方面他們其實還是有經驗的,早在年前,星橋這兒就轉了不少病人到天豐人民醫院!
“還有大家要注意的就是新型G狀病毒感染者有密切接觸者,就算是常見呼吸道病原檢測陽性,也建議及時進行病毒病原學檢測……疑似病例連續兩次酸檢測陰性,且發病7天后病毒特異性IgM抗體和IgG抗體仍為陰性,才可排除疑似。”
“對于確診病例應在發現后2小時內進行網絡直報。”
這些其實也是和一般傳染病暴發流程做的差不多,就是要發現就上報,不能耽擱病情!
最后可能就是治療方面的東西了。
周野吾有些糾結該不該講。
雖然說星橋社區服務中心的規模已經達到了縣級醫院的水平,各種科室也是相對的齊全,可是真要自己去搞這個,沒有一個帶頭的專家去搞,很容易出錯。
就在他糾結片刻的時候了。
許鹿開始直勾勾地看著周野吾,那眼神好像在說:“千萬別停下來!不然我又要開始問了!”
他搖搖頭,看了眼時間,還算充足。
“我最后講下治療吧,大家了解下,這樣也是更能加深對這個病的了解。”周野吾道。
“首先要做的就是根據病情確定治療場所,疑似及確診病例應在具備有效隔離條件和防護條件的定點醫院隔離治療,疑似病例應單人單間隔離治療,確診病例可多人收治在同一病室,危重型病例應當盡早收入ICU治療。”
“其實對于這個傳染病,主要還是一般的支持對癥治療,像臥床休息,加強營養,保證充分能量攝入,注意水、電解質平衡,維持內環境穩定,密切監測生命體征、指氧飽和度等。”
“根據病情監測血常規、尿常規、CRP、生化指標,像肝酶、心肌酶、凝血功能、動脈血氣分析、胸部影像學和腎功能等,有條件者可行細胞因子檢測。”
“如果出現呼吸困難,還要及時給予有效氧療措施,包括鼻導管、面罩給氧和經鼻高流量氧療,有條件可采用氫氧混合吸入氣治療,抗菌藥物治療:避免盲目或不恰當使用抗菌藥物,尤其是聯合使用廣譜抗菌藥物。”
抗生素的濫用在下面醫院很常見,尤其是面對新G,人家是病毒感染,你搞個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