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病人一入院,主任就細致查看了病人,并且提出了診療意見。這類病人我們見得不少,治療無非就是抗感染、抑制胰腺分泌、補液擴容、持續腎臟替代治療等。
經過幾番治療后,病人神志稍微好一些,說腹痛難忍,有沒有辦法止痛。
我給他用了幾次止痛藥,能夠解除內臟平滑肌痙攣,止腹痛效果不錯。患者疼痛稍微緩解。
由于患者腸道功能較差,有嘔吐,沒有給腸內營養,而是禁食,并且給了靜脈營養。所謂的靜脈營養,就是通過靜脈輸入營養物質,比如蛋白質、葡萄糖、脂肪。靜脈營養是下下選,是無奈的選擇,但凡患者胃腸道有功能,我們都會首先考慮通過胃腸道給營養,比如口服或者插胃管、鼻空腸管鼻飼等。
入ICU第二天,患者呼吸頻率加促了。
這讓我有些擔心了。害怕患者進展到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這真的是棘手的并發癥。關鍵是,我們沒有很好的辦法能預防這個并發癥,常規的治療并不能完全預防。只能盡力,然后祈禱。
查了動脈血氣,看到患者的氧合情況真的轉差了,意味著患者真的缺氧了。
糟糕了,不會真的也要發生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吧。我擔憂。
稍微讓我安心的是,患者血壓還是穩定的,內環境還過得去。
那天下午,患者就不大好了。呼吸越來越促,面罩吸氧已經沒辦法滿足他的吸氧需求,口唇有點發紺,缺氧表現突出。
我跟他老婆說,病人呼吸出了問題,考慮并發了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需要立即氣管插管,接呼吸機輔助通氣。呼吸機能夠把氧氣直接打入患者的肺部,不需要患者自己努力吸氣,我們呼吸機可以暴力解決這個問題,患者的呼吸肌肉可以得到休息。也不會因為用力呼吸而消耗更多的能量。
呼吸機是勢在必行的。不管她答不答應,從治療上來講,呼吸機必須得上。除非她放棄治療。
他老婆慌了,一時沒了主意,說要等病人哥哥來才能決定。
我問他什么時候能到,說要傍晚。
我說等不到那時候了,如果不插管上呼吸機,說不定等下缺氧嚴重就會發生心跳驟停。我沒有騙她,也沒有恐嚇她,我說的這一切,都是非常可能發生的。一個極度缺氧的病人,分分鐘死給我們看。這樣的教訓她沒有見過,我們倒見過不少。ICU醫生說的每一句話都不是廢話,基本上都是血的教訓。但有時候你不跟家屬解釋清楚,她根本沒辦法理解。換了表達能力不好醫生,搞不好就弄巧成拙了。
插管會不會很痛苦,她望著我,嘴唇有點顫抖,看得出是真害怕了。
要不要積極搶救,我問她。
要的,要的,她語無倫次。
要積極搶救,那么呼吸機是必須要上的,只要能把命穩住,痛苦點又算什么,再說,我們會給他用鎮痛鎮靜藥,麻倒他,他就跟動物冬眠一樣,不知道發生什么事的了。不會有很大的痛苦。我給她解釋。
那就插吧。她呼了一口氣,低聲說了一句。
我讓她簽好字后,準備好有工具,包括各種搶救藥物,就給病人插了氣管插管,上了呼吸機。然后靜脈持續泵入咪達唑侖+嗎啡,咪達唑侖是鎮靜藥,嗎啡是鎮痛藥,兩個藥一起用,充分鎮痛鎮靜。既能減少患者耗氧量,也能讓患者充分休息感覺不到痛苦,一舉雙得。但也有缺點,缺點就是麻醉深了,患者不會咳嗽了,呼吸道深部的痰就吸不出來了,可能會加重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