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機能幫到患者么?肯定不是關鍵性的,如果患者真的是肺栓塞,我們要馬上溶栓,才可能有一線生機。但在診斷肺栓塞之前,在溶栓之前,患者已經非常缺氧了,這時候呼吸機還是得上,呼吸機不能逆轉病情,但多少能緩解一些缺氧,因為我們可以把純氧打入患者肺部,如果有血液能僥幸繞過血栓進入肺臟,那就讓它們多帶點氧氣、讓她們撐得飽飽的、讓她們超負荷工作,或許能給組織多帶點氧氣,關鍵時刻,多帶一點算一點吧。
老馬奔回搶救室,華哥已經幫忙準備好了所有氣管插管裝備。
同意了么,華哥問。
同意了,插吧。老馬說。
正常情況,應該是急診科老馬給病人插管,畢竟這是在急診科的地頭。但老馬和華哥的關系,也就分不了那么多了。在老馬跟家屬溝通的時候,華哥已經做好準備要代勞了。
一刻也不耽誤。
得到老馬授權后,華哥三兩下就給患者插上了氣管插管,護士迅速把呼吸機接上,調到100%氧氣吸入。眼看著血氧飽和度從82%升至了90%,然后就上不去了。血壓也掉了,只有90/不行。因為患者肺泡里面不缺氧啊,糧倉是充足的啊,缺的是保姆啊,保姆沒辦法到達糧倉沒辦法取得食物啊。這時候你再怎么吸氧都沒辦法緩解患者缺氧啊,道理非常簡單。我們要做的,是把道路清理干凈,把卡在肺動脈上的血栓溶解掉,或者介入手段碎栓或者手術取栓,讓血液這個大保姆能順利進入肺臟,獲取氧氣,再帶給組織使用。50mmHg。
看來真夠嗆。
老馬已經聯系好了CT室,還把呼吸內科的醫生再叫了下來,呼吸內科醫生看過后,同意考慮肺栓塞,同意CT肺動脈造影。這時候請會診太重要了,一來多個人多份主意,二來,多個人分擔責任。這是保護患者,也是保護自己。老馬和華哥都懂這個道理。
老馬親自護送患者去了CT室。
華哥先回ICU,ICU也有事情讓他處理。CT那邊,老馬一個人就能應付了,而且病人目前已經插管上了呼吸機,估計能扛。華哥要回去準備床位,如果CT結果出來真是肺栓塞,就收上來準備溶栓治療,只有把血栓溶解掉,患者才有一線生機。
華哥剛匯報了上級,就接到老馬的電話。
老馬語氣平緩地說,就是肺栓塞,CT看到肺動脈多處有血栓栓塞,但沒有完全卡死,幸虧還有一點血液能夠過去,否則患者在急診科就沒了。
患者終于診斷清晰了。患者有可能一開始就是肺栓塞,而不單純是肺炎。普通的胸片不能區分肺炎和肺栓塞,必須要CT才行。而普通的CT也不能診斷肺栓塞,要CT肺動脈造影才行,也就是說在做CT的同時要給病人靜脈注射造影劑,造影劑順著血流進入肺動脈,如果肺動脈這里有血栓卡主,那么這個部位是沒造影劑流過的,這時候CT就能捕捉到這個變化,從而推測這里有血栓。
在老馬的保駕護航下,患者被安全轉運至ICU。
ICU上級醫生也回來了,遇到這樣的危急重癥,有上級醫生在會更穩妥。
患者此時已經被鎮痛鎮靜了,插著氣管插管接呼吸機通氣。但呼吸還是比較急促。這是預料之內的,一時不解除血栓,患者的呼吸困難肯定不會明顯緩解。呼吸機只是為患者爭取一些時間而已。
華哥找來患者家屬,跟她們說,目前診斷肺栓塞,病情很重,要治療,就只能做溶栓治療。就是我們把一個溶栓藥物打入患者血管,藥物進入肺動脈,作用在栓子上,會逐步溶解掉這個血栓,只要血栓能溶解,血液就通暢了,患者缺氧也就會緩解。
大女兒問,風險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