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兩百法幣,大家買點吃的繼續等著,但不要一次吃得太飽,胃承受不了,我既然發一次善心,就好事做到底,以后我會安排你們的。”許睿陽嚴肅的說道。
兩個男人抱著傷員上了車后座,他加快車速趕到了醫院。
再一次發現,錢可通神,有了錢,醫院很快就為這個叫做莫海昌的年輕人做了手術,命保住了。
領頭的唐盛林和叫做范同德的年輕人,對著許睿陽千恩萬謝。
“你們怎么和青幫流氓起沖突了?”許睿陽問道。
青幫是滬市最大的幫會,據說起源于清朝的雍正年間,由翁巖(字福明,道號德慧),錢堅(字福齋,道號德正)潘清(字宣亭,道號德林)三位祖師爺所創,其中最有名的是潘清。
青幫弟子盤道切口說的出門姓潘,就是指的潘清,因為前兩位祖師,成了青幫后不久就仙逝了。
在滬市,青幫可謂是根深蒂固,上勾結官府,下壓榨老百姓,專做那些不法的買賣,像是販賣煙土、開煙館、開賭場等等,甚至連蔣總裁都是青幫大佬的門生。
八一三會戰失敗后,杜老板去了港城,黃大老板閉門不出,獨霸滬市地下行業的就是,被稱之為三色大亨的張驍林!
他選擇成為漢奸,利用手下的門徒脅迫各行各業屈服日本人的統治,大肆鎮壓抗日救亡活動,捕殺愛國志士。派人為日軍收購糧食、棉花、煤炭、藥品,強行壓價甚至武裝劫奪。
在日本人的支持下,張驍林趁機招兵買馬廣收門徒,勢力比以前翻倍的增長,難民敢和青幫地痞流氓發生沖突,不吃虧才怪。
“我們也是為了賺點錢糊口,就到十六鋪碼頭去抗麻包,沒想到青幫流氓居然克扣工錢,就結下了仇恨。”
“剛才碼頭的幾個人來租界閑逛,認出了莫海昌,不干不凈的調戲他媳婦,海昌當然忍不住,就和他們廝打起來,結果被一個家伙捅了一刀,我們都在沿街討飯,回來的時候已經這樣了。”唐盛林說道。
“以前是拿槍的吧?”許睿陽一邊抽煙一邊問。
“慚愧,我們曾經是滬市警察總隊的,家就在滬市,八一三會戰的時候,拿著槍和日本人拼殺過,隊伍撤的太快,來不及帶著我們走。”
“日本人的大轟炸,把我們的家都給炸沒了,一年多來就在租界瞎混,在碼頭當苦力。”唐盛林苦笑著說道。
“我是市警察署的特別警察總隊長,還沒上任呢,目前手底下正缺人,你們愿不愿意跟著我繼續當警察?”許睿陽問道。
盧應的話給了他啟發,他還真打算把特別警察總隊從市警察署單列出來,變成自己控制的力量,這些以前山城政府的警察,倒是可以利用起來,至少是在戰場經過實戰檢驗的,戰斗力和心理素質都符合要求。
“現在只要能有口飯吃,讓老婆孩子餓不死,我們什么都能干,恩公既然給了一條路,這條命就賣給您了!”唐盛林語氣堅定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