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實際上,日本當時只是說得好聽,并沒有履行承諾,以上的外債賠款都是由山城政府來償還的,到民國二十八年,大約一億五千萬的關稅被日軍侵吞了,轉為軍費。
梅機關給汪經衛等人的活動經費,還有特工總部的經費,都是從這筆錢拿出來的。
在與日本的談判中,汪偽政府希望把民國二十七年五月三日到民國二十九年一月份的關稅,撥給汪偽政府財政部,作為政府的財政基礎,但日本除了給汪偽政府撥款四千萬,其余的沒有答應。
而后汪偽政府又要把關稅作為收回,甚至答應其中一部分仍然存放在正金銀行,但日本還是不答應,汪偽政府成立后的海關關稅,依然全部存在正金銀行,汪偽政府每個月都需要通過財政顧問,與日本正金銀行協商。
鹽稅是主要的稅種,華夏的鹽場,基本上都被日本人占領了,比如長蘆鹽場、魯省鹽場和兩淮鹽場,而食鹽的銷售,以前是掌握在華北方面軍的手里,分出一部分給偽政權作為經費,興亞院華中聯絡部成立后,由華中鹽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經營。
民國二十七年的時候,華中地區的鹽場盈利達到八千五百萬元,而當時的偽維新政府,只得到了兩千九百萬元,其余的都被日軍搜刮走了。
汪偽政府成立后,這筆鹽稅就從四月份轉入財政部,因為長蘆鹽場和魯省鹽場控制在華北方面軍手里,只有兩淮鹽場是屬于華中地區,現在的鹽場處于恢復階段,每月的稅收大約是在一百四十余萬。
統稅同樣是支柱稅種,汪偽政府是按照原山城政府的統稅制度來操作,主要征收卷煙、棉紗、水泥、火柴和麥粉這五種,四月份到六月份征收一千兩百八十余萬元。
其實周坲海還有別的話沒有說,但是在場的人都很明白,那就是鴉片稅,被稱作是特稅,他不說,別人也不知道內幕詳情。
以這樣的收入,汪偽政府的財政開支是綽綽有余的,甚至還有剩余,因為周坲海實施的是量入為出策略,就是按照收入來決定開支,這在很大程度上也減輕了財政壓力。
“部長,仕群兄現在可是收入頗豐,最近他在梅機關的支持下,開辦了一家東南貿易公司,專門向國統區走私棉布棉紗、五金工具、西藥、橡膠輪胎等違禁物資,那可是絕對的暴利,完全能夠彌補自身的資金短缺,還能賺的盆滿缽滿。”許睿陽笑著說道。
以李仕群的性格,就算是給周坲海分錢,也就是象征性的,不會給的太多,這番話說出來,就是給兩人之間制造矛盾。
在周坲海聽來,特工總部有自己的財源,那就沒必要撥款太多,省下錢還能做別的事情,而李仕群肯定是不同意這樣的理論,魚和熊掌他要兼得,矛盾自然就產生了!
“聽說睿陽老弟早就開始做這種生意了,現在的規模是越來越大,被稱作是滬市第一走私商,想要接觸這個行業的人,誰不知道海昌貿易公司的大名?”梅司評笑著說道。
“如果要說兩家的規模和利潤,東南貿易公司想要追上海昌貿易公司,那還需要多操作一年半載的,但是部長您可別忘了,我頭頂的婆婆多,等到分配完利潤,每月到我手里的,也就沒多少了。”許睿陽搖了搖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