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下,問句不該問的,三浦將軍此次采取的行動,到底是個人原因還是出自軍方的試探?”許睿陽問道。
“三浦三郎的行為,只是代表了他自己和一部分人的想法,帝國高層到目前為止,沒有要和英美開戰的意思。說起來陸軍和海軍為了戰略方向,也就是南進還是北進的問題,一直都在爭吵,到現在也沒有爭論出個結果。”
“原本南進是海軍方面的主張,可隨著關東軍和蘇聯在滿洲國邊境爆發的小范圍戰役,陸軍發現帝國沒有能力承擔這樣的戰爭,態度也有了轉變。一部分人不得不接受海軍的戰略,開始考慮南進將會面對的問題。”
“根本原因還是帝國目前受到的資源困擾,自身資源匱乏,鋼鐵和石油大部分依賴進口,導致戰爭資源嚴重受限。而帝國的軍人勇士,渴望著為帝國開疆辟土,改變自身的先天劣勢,戰爭就是最好的解決方式。”
“帝國是島嶼國家,優先發展海軍是必然的,在對海軍資源大力傾斜的政策下,陸軍得到的物資越來越緊張,這也影響到了自己的作戰能力,如果能夠控制東南亞和南太平洋地區,資源將不會成為障礙。”赤木親之說道。
許睿陽似乎聽到了一點消息,就目前來說,雖然日本高層還沒有做出最后的決定,但陸軍也逐漸接受了南進計劃,戰爭早晚都會打起來。
“閣下,假如帝國選擇南進,控制東南亞和南太平洋地區各個國家,并且有著極大利益的西方列強,絕對不肯放棄嘴里的肥肉,他們的貪婪是有目共睹的!”
“這種情況下,帝國就得與英美荷三國爆發戰爭,這是很危險的事情,帝國的鋼鐵和石油,大部分都要依賴對方提供,在我看來,三浦將軍的行為雖然正確,似乎把時間提前了太多!”許睿陽說道。
“三浦三郎的目的不是挑起全面戰爭,即便行動成功,軍艦也不可能真的大規模炮擊租界,是用來威懾英美兩**隊的,犧牲一個陸軍大將,帝國占據優勢的情況下,還要把租界打成廢墟,那不是兒戲嗎?”
“他的行為實際上是陸軍內部的一種聲音,英國現在被德國全面壓制,根本不可能有力量應對亞洲的局勢,美國政府也沒有做好與帝國的戰爭準備,這正是絕好的機會。”
“借助派遣軍總司令官被刺殺的事件,強行接管租界的控制權,英美很大的可能不是與帝國立刻開戰,而是選擇妥協,但還是有賭博的性質,只是在日本,這樣的行為數不勝數。”赤木親之說道。
許睿陽認為,妥協這種事情是不可能的,英美兩國絕對不會放棄租界的控制權,以前放縱日本,是因為自身的利益沒有受到威脅,日軍敢硬闖租界,美國的一千多名海軍陸戰隊和英國的一千多陸軍,還有保護租界的海軍,必然會發起反擊。
“三浦將軍也是不得已,軍統局的地下潛伏組織躲在租界,帝國的手伸不進來,這段時間有多個親日人士被殺,他也是想要破局,是為帝國的利益考慮。”許睿陽很是違心的說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