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謎團只有當事人才了解,許睿陽對李仕群的話不做評價,姑且說之姑且聽之,信不信都沒有那么重要。
因為不管是他還是羅俊強,都不是什么好東西,誰來當這個清鄉委員會的秘書長,也只會給當地的老百姓帶來無窮無盡的苦難。
按照李仕群的說法,晴氣慶胤得到了參謀本部的消息,日本對華夏戰場的投入過大,自身的戰爭資源不堪重負,希望轉由汪偽政府來實施統治,減輕自身的壓力。
可是汪偽政府的建立,只是在所謂的上層有了一個架構,政令根本就不能落實到底層,對此,日軍的看法是政令不出金陵。
說白了,就是各省和各縣市的權力,掌握在地方派的手里,那些與當地日軍有勾結的漢奸,不聽汪偽政府的話,你說你的我做我的。
這些地方漢奸政權,拖延著不向汪偽政府繳納賦稅,反而還向上面不斷的叫苦,申請種種名目的撥款。
更為嚴重的是,華中地區存在著大量的地下黨游擊隊,還有山城政府的游擊隊,特別是忠義救**游擊隊,持續和日軍打游擊戰,各地的老百姓也極力配合,日軍的占領,只限于大城市和重要城鎮,還有主要的交通線。
為了改變這樣的局面,日本方面準備采取一些措施,穩固這片華夏最為富饒的土地,幫助汪偽政府的統治落實到下層。
有了晴氣慶胤來自的高層消息,李仕群就開始在其指導下,籌劃所謂的肅清方案,這自然和日軍的意圖是相吻合的,也得到了影佐禎昭的充分認可。
當民國二十九年的十一月十三日,日本政府的御前會議,通過《華夏事變處理綱要》,要求確保江城地區和京滬杭地區的穩固。
而民國三十年的二月十七日,派遣軍總司令部出臺了《派遣軍長期作戰政治策略指導方針概要》,清鄉工作正式開始推動。
晴氣慶胤就向影佐禎昭提出,要李仕群出任清鄉委員會的秘書長,這一切原本應該是水到渠成的。
“周坲海和羅俊強以為這是我借助晴氣慶胤的力量,強行從他們手里奪來了秘書長的職務,卻不知道,這本來就該是我的東西,就算和他們撕破臉,我也絕不會退縮的。”李仕群說道。
“仕群兄,對于清鄉委員會的發展過程,我不是當事人,也就不做任何評論,與我沒有絲毫的關系。只是,你明知道這樣做會得罪周坲海,未來可能產生的負面效果,想必心里也很清楚吧?”許睿陽說道。
“他能拿我怎么樣?清鄉委員會秘書長兼蘇洲辦事處的處長,這是影佐將軍提議,汪主席批準的,只要梅機關支持我,他的壓力我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