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四月份剛剛開始實施的絕密計劃,你的消息倒是很靈通,不錯,是有這么回事,目前還在試驗階段,沒有大規模的進行操作。”城倉義衛說道。
日軍偽造法幣的行動,其設想來自于日本陸軍省下屬搞秘密武器研發的第九研究所,也稱之為登戶研究所,其主任是陸軍主計少佐山本憲藏。
他畢業于日本陸軍會計學校第十五期,曾經在關東軍扶持的傀儡政權偽滿洲國,從事兵要地志調研工作,對山城政府的法幣做了詳細研究。
華夏的貨幣混亂狀態,結束于民國二十四年,山城政府在該年的十一月三日頒布了幣制改革公告,除中央、中國、交通和農民四大銀行外,其余的銀行一律不得發行貨幣。
同時宣布改銀本位為匯兌本位,禁止銀元和白銀流通,法幣與英鎊和美元掛鉤。法幣制度不僅回收了大量白銀,對于日本人也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因為他們手中握有的銀元和白銀,還有地方貨幣,無法再在華夏流通,從而削弱了對華夏戰略物資的購買力。
山本憲藏注意到當時市面上流通的法幣,大都是中央和交通兩家銀行的法幣,由英國的德納羅公司、華德路公司和美國鈔票公司進行印刷,這些鈔票的防偽措施,主要由水印和暗記組成,部分美版的法幣中,頭像部位夾有紅藍絲線。
山本憲藏得到的結論是,偽造法幣的技術難度其實不高,而且目前華夏本土偽造貨幣的手段落后,一般民眾沒有防備偽鈔的意識,通過偽造法幣擾亂山城政府的經濟和金融,是可以操作的。
民國二十七年,山本憲藏進入日本陸軍參謀本部第七課的兵要地志班,他直接同凸版印刷株式會社的經理兼巴川造紙株式會社的經理井上源之承,談論了他的設想,井上源之承很愿意和他操作這件大事。
山本憲藏就將他的《法幣謀略工作計劃》,通過參謀本部第七課交給了主管諜報的第八課,第八課十分重視這個印制假鈔擾亂山城政府經濟的計劃,直接請示到日本陸軍省。
民國二十七年的十二月,日本陸軍大臣東條英機,親自下達了批準偽造中國貨幣的命令。把山本憲藏調入登戶研究所,并且把這項絕密計劃命名為杉工作,在滬市設置了杉機關的總部。
陸軍省派出參謀岡田芳政中佐擔任負責人,但具體的工作,是由陸軍參謀本部人員阪田誠盛負責落實的,他在華中地區開設了一家誠達公司,專門從事走私和竊取情報的工作。
在民國二十八年下半年,山本憲藏和井上源之承,在神奈川縣川崎市組建了偽鈔印刷廠,從德國購買了高性能印刷設備,實施了這項計劃。
剛開始選中了五元面額的法幣作為實驗對象,印刷出數十萬元的成品,迅速運往華夏套購物資,但尷尬的是,他們選擇的這種五元面額法幣,是早已退出流通領域的類型,是純粹的廢幣!
為此,他們在民國二十九年,從新選擇了印刷種類,印制了五百多萬元的假鈔運往華夏,還特意采用技術性做舊處理,可惜,技術還是沒有吃透,只能少量摻雜在真幣中套購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