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造云子針對王牌間諜的這個設計,其實說起來也沒有多巧妙,但是卻很有效果,主要是利用了人的心理。
通常在情報工作中最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就是情報傳遞得過程,不要以為不和聯系人接頭就安全,只要有活動就可能被察覺。
至于說使用電臺,能不能學會使用摩爾斯電碼是一回事,長時間的發報導致引起軍統局懷疑,從而被發現,也是一個潛在的威脅。
不要認為沒有電訊偵察車就拿這些地下電臺沒辦法,劃定一個區域,通過住戶就能分析出很多內情,更何況還有分區停電和三角定位法。
楊文程身邊的女特務作為情報傳遞人,這就是對他的第一層保護,他自己根本不用參與情報傳遞行動,這樣就很難留下痕跡和疑點。
其次,這個潛伏在楊文程身邊的女特務,她的身份怕是只有南造云子才知道,而且她和櫻花組的外圍小組,是通過中轉站雜貨店來實現情報傳遞的,雙方互相不知道彼此的情況,這是第二層保護。
外圍小組的身份除了南造云子和總聯系人,櫻花組別的小組沒人知道,也不和別的小組有直接聯系,這是第三層保護。
“你通知留守小組,立刻采取行動把假扮成兩口子的日本特務先抓起來,務必要做到快速和高效,絕對不能讓對方把密碼本給毀掉,我必須要知道,楊文程給出的情報,是否和我猜測的一致。”許睿陽說道。
現在南造云子肯定已經收到了消息,這個情報到底說的是什么內容,關系到山城政府軍政大員的安全。十二組數字通常代表的是十二個字,再厲害的破譯專家,也不可能輕易破譯這樣的數字代碼。
在戰爭年代,軍事會議舉行的頻率比較高,而他又無法掌握第三飛行團的行動,為了不讓日軍的陰謀得逞,他還是決定要對這個王牌間諜的外圍小組實施抓捕。
“可是站長,我們都知道櫻花組的聯絡方式,每隔幾天都要向南造云子發送安全代碼,這些潛伏在山城的日本特務非常頑固,而且格外的狡猾,我們得考慮到楊文程身邊的女特務,如果拿不到有力的證據,怕是很難揭穿他和楊文程的身份。”
“南造云子肯定和女特務之間有秘密聯絡手段,比如說是廣播電臺,這是最常用也最難防范的手段,女特務得到消息指令,切斷一切聯系,再想把她揪出來,就變得異常麻煩。”沈伯陽說道。
鑒于楊文程的身份職務,想要把他和女特務抓捕歸案,就得有確鑿的證據,最好的辦法是在女特務放情報的時候,來個人贓俱獲。
可眼下的問題是,不是每一天都有機密情報需要傳遞的,有的時候甚至一個月也沒有一次,這個時間差足以影響到行動的成敗。
“沒關系,我會請戴老板出手,明天就給她一條足夠行動的理由,為什么外圍的日本特務每天都要出來,就是情報傳遞的不確切性,連續有重要情報,這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