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我們辦事處在平津地區的業務,開展的非常順利,食鹽方面,在津城日軍憲兵隊和特務機關的配合下,每月三千噸食鹽經津城港保質保量的送到廣陵,由于我們的業務人員比較靈活,以運輸途中略有損失為名,買通了押車的憲兵,實際上每次都有一些富余,算起來每月能夠多發一百多噸食鹽。”
“按照您的要求,我每月都要從津城采購火柴、棉紗、皮革、純堿、油漆和面粉等物資發往滬市,而后總公司把香煙、藥品、染料、茶葉、肥皂、藥膏牙刷等貨物發來平津,現在的數量還比較小,但明年肯定會實現暴漲。”
“海昌貿易公司專門做日軍的統制物資買賣,資金充足實力雄厚,憲兵隊和特務機關一路照應,警察和特務也不敢刁難,名氣逐漸打響了,愿意和我們合作的商家也越來越多。”霍明禮笑著說道。
大老板來到了北平辦事處,他作為經理自然要匯報這一段時間的經營情況,說起來,他這輩子都沒有做過如此輕松的買賣。
因為戰爭的緣故,各地的生活物資和工業原料奇缺,不管是滬市的貨物來平津地區,還是津城的貨物到了滬市,根本就不用發愁買家,也不用擔心造成積壓,有多少就能賣多少,現在怕的反倒是產量太低,沒有貨可以賣。
更為重要的是,海昌貿易公司的老板,關系網強悍到了極點,不只是在華中地區有人撐腰,在華北地區同樣有強勢的后臺。
海昌貿易公司和日軍簽署了食鹽換物資協議,本來只有一部分交換食鹽擺樣子的貨物,打著軍需物資的旗號,現在卻是所有從滬市發來的物資,都打著這樣的旗號,憲兵隊保護,警察和特務不敢檢查,這樣的買賣再不賺錢,霍明禮自己都覺得說不過去。
“這些貨物都是日軍的管制物資,如果是換作別的人,物資移動手續難辦不說,一路上每道關卡都得送點好處,利潤也被壓縮了很多,華中地區要收錢,華北地區也要收錢,兩頭都是窟窿,搞不好辛苦一趟賺不到幾個錢。”
“而我們的貨物呢?打著軍需物資的旗號暢通無阻,直接從津城港裝船運到滬市,船只都提前報備了,日本海軍的艦艇不會檢查,內河的憲兵巡邏船也不檢查,兩邊沒人敢向我收稅,這種買賣快趕上搶錢了,要是再做不好,那是能力的問題。”許睿陽笑著說道。
要說賺錢,誰能比他這個經手人賺得多?
說的是三千噸食鹽每月純利潤四十二萬聯銀券,按照華中地區的價格,這倒是沒有什么水分,但許睿陽自己只占兩成的份額,那只是明面上的數字而已,從他手里拿貨的鹽商,肯定是要給他提成的,而且還得欠個人情。
三千噸食鹽運到廣陵不假,但是最少有一千噸,是通過海昌貿易公司的貨輪,走私銷售到國統區的,利潤也遠比淪陷區要高,食鹽缺的太厲害,價格在一路走高,許睿陽自己也不敢低價銷售,壞了行情,國統區的鹽商們肯定要找他的麻煩。
實際上許睿陽每月的收入,大約在六十萬法幣左右,只會多不會少,換成聯銀券就是十二萬,這些法幣在滬市的黑市,能換成兩萬美元!
一個月就能賺到兩萬美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