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憲兵司令部的中村司令官,昨天給我發來了電報,加藤泊治郎出任關東軍憲兵隊司令官,木下榮市接替我出任駐滬憲兵隊司令官,我要返回本土出任憲兵學校的校長。”
“大木繁將軍由少將晉升為中將,繼續擔任華中派遣憲兵隊的司令官,華北派遣憲兵隊司令官還是城倉義衛中將。”納見敏郎說道。
“這肯定是加藤泊治郎在搞小動作!他這是報復您沒有提拔高木浩博做特高課長,所以暗地里動手腳!”長光捷志咬牙切齒的說道。
為什么要說這句話呢?
日本陸軍憲兵系統的大權,掌握在首相兼陸軍大臣東條英機的手里,這么大的人事調整,最后的決定權肯定是東條英機,以加藤泊治郎的關系,借著調整的機會,把納見敏郎抽調回本土,那簡直是太輕松了。
駐滬憲兵隊司令官手里掌握的可是實權,在滬市這樣的繁華之地,也是遠東地區最大的國際大都市,屬于典型的肥缺,憲兵學校的校長,那就是清湯寡水的職務了。
“不說這些了,你和木下榮市將軍也很熟悉,你可以留下來繼續做特高課長,也可以跟著我走,到憲兵學校任職,回去好好考慮一下,盡快給我個答復,過幾天我就要和木下榮市做工作交接了。”納見敏郎說道。
他也覺得這是加藤泊治郎在故意使壞,但是自己是憲兵少將,到了這樣的級別,對方想要報復,手段就很有限了,把自己調回去擔任憲兵學校的校長,坐幾年冷板凳然后轉入預備役,扼殺自己的前途,這就是對方的如意算盤。
但是他對此毫無辦法,哪怕是中村明人這個東京憲兵司令部的司令官,也扛不住東條英機的壓力。
再想想,在滬市這兩年撈的也夠多了,沒必要在這件事上生氣,加藤泊治郎再折騰,高木浩博也沒有可能再做特高課長了。
“不用考慮,您到哪里我跟著到哪里,就像您說的,這兩年在滬市也積攢了一筆錢,回到日本衣食無憂,沒有您的支持,加上我本來就不是憲兵出身,何必勉強留在這里混日子,沒什么意思!”
“我現在反倒覺得,是不是應該把許君叫回來,他這段時間做糧食買賣,還利用中儲券的發行賺了很大一筆錢,依照他的性格和一貫的做法,肯定會分給我們一部分的,走之前,能撈一點是一點,估計這樣的機會再也沒有了。”長光捷志笑著說道。
既然做出了決定跟著納見敏郎回日本,他的思維方式就有了很大的轉變,高木浩博和四個日本特工的死,完全不理會了!
他要想方設法的尋找機會,在走之前發一筆財,而能夠滿足他這個愿望的人,想來想去也只有許睿陽可以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