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拿回華北地區的行政權力,這樣的事情想都不要想,那里和關外三省一樣,已經變成日軍的自留地了,華北地區的戰略地位還要高于華中地區。
具體的案例有,汪經衛一直都在不斷招募地方的散兵游勇、土匪、俘虜和降兵,并且開設軍校培養自己的親信軍官,想要給偽軍實施滲透拿到軍權,不斷向日軍方面要求提供武器彈藥。
又比如,汪偽政府一直都提出把兩淮鹽場和鹽稅拿到手,彌補自己財政方面的困難,為此,周坲海屢屢和日軍方面談判。
再比如,汪偽政府以自身的需求,與日軍爭奪蘇浙皖三省的糧食,還有各地的物資管制,意圖拿到糧食物資的統制大權。
還有汪偽政府發行中儲券,對日軍使用的軍票很是不滿意,希望由財政部主導華中地區的金融體系。
日軍對汪偽政府的監管很嚴厲,不但偽政府的人事任免、財政和金融等重要大事,都要聽從日本顧問安排,為了防止汪經衛坐大,還規定汪偽政府的軍校必須要使用日本顧問實際負責,所有的偽軍也必須要服從日軍的調遣,等于是架空了汪經衛和金陵政府。
對于汪偽政府提出的要求,日軍是一個都不答應,要物資統制權力,不行!要糧食征收權力,不行!要取消軍票的使用,不行!要兩淮鹽場和鹽稅的權力,更不行!
在這樣的環境里,汪經衛自然對兩邊的“合作”會非常消極,要什么你們都不給,把我當成是提線木偶,那我就給你來個消極應對,你說什么我聽什么,我聽什么就會忘記什么,搞得日本人也對此日益不滿。
梅機關這個汪偽政府的軍事顧問團,的確掌握著實際的權力,但前提條件是,所有的重要事務,都是日本軍部和大本營決定的,影佐禎昭不過是個少將,能有多大的決策權?
日本辛辛苦苦折騰,把汪經衛扶上臺,組建了統治華中地區的偽政權,就讓影佐禎昭大權在握,這并不現實。
他有權力不假,那也得看什么事情,簡單的說,想要讓李仕群出任蘇省省主席,這就需要征得軍部同意,但是安排許睿陽出任警察總監,卻屬于職權范圍內的事,一句話就能決定。
日軍參謀本部的梅蘭竹菊四大特務機關,只有梅機關的影佐禎昭笑到最后,汪偽政府就是他的最大資本。出于職責和本能的驅使,他也愿意幫助汪偽政府和大本營周旋,目的自然不是幫助汪經衛。
影佐禎昭的想法是,不能把汪經衛和汪偽政府壓制的太厲害,要給一點甜頭給對方潤潤喉嚨,這樣做也是在保障日本的利益,只不過,東條英機和日軍大本營,卻不是這樣的想法。
在日本政府的眼里,汪偽政府就是個爛攤子,軍隊和警察,還有保安部隊沒有戰斗力,政府的工作混亂不堪一塌糊涂,不能幫助日軍不說,反而還拖了后腿,這個責任與最高軍事顧問影佐禎昭有直接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