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倒是不擔心,其實您應該知道,山城政府的孔家和宋家,到底有多強的勢力,海昌貿易公司和他們兩家都有很深的來往,靠著我走私的棉布棉紗,他們可是賺的盆滿缽滿,算是結了個善緣。”
“我每年都要去一趟山城,也是加深這種合作關系,此外,我接觸到的國統區走私商里面,有軍統局的關系戶,大家從來都是心知肚明,誰也不點破,有一些要求,估計是來自于戴老板,我也暗中給辦理了,將來院長如果有需要,可以通過我來操作。”許睿陽說道。
他敢這么說,一方面是來自對周坲海的判斷,因為此人善于投機,跟著汪經衛搞這個汪偽政府,根本目的為的是權力和財富。
當年山城政府遷都到大西南,局面是人心惶惶人心思變,都在擔心日本人進攻大西南,到時候把整個華夏都占領了,很多人高官和軍隊將領就動了歪念頭,不惜做漢奸來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
另一方面是來自目前的局勢,日本人給汪偽政府的條件越好,代表著他們越是心虛,局面就越來越不利,以日本人貪婪無恥的做事風格,如果可以有別的選擇,斷然不會開出這樣的條件來。
再說,他的海昌貿易公司來往的走私商是些什么人,日本人和周坲海都是心里明白,這些并不是秘密,所以,他沒有什么把柄讓周坲海抓到。
“老弟的心意我明白,這件事不著急,如果有需要,我自然會和你聯系的,說起來你也是夠聰明的,孔家和宋家在山城政府,那是誰都惹不起的皇親國戚,但凡他們說句話,有軍統局的戴立暗中運作,局勢不管怎么變化,你都是游刃有余,來,我們喝酒!”周坲海笑著說道。
等許睿陽離開周公館,楊舒蕙走進了餐廳,她剛才沒事在旁邊的房間,聽兩人對話來著。
“坲海,我怎么聽著許睿陽好像在勸你留個后路?”楊舒蕙問道。
“我猜測,他這是在為軍統局給我傳話,看起來山城政府有英美撐腰,底氣足得很呢!”周坲海說道。
“那你打算怎么辦?”楊舒蕙問道。
“有個成語叫做狡兔三窟,早點找個后路也是有必要的,這條船風雨飄搖,有翻船的可能,我可沒興趣和他們一條道走到黑,這種事情下手太晚,價值就會大打折扣。”
“過完年,可以嘗試著利用許睿陽的渠道,大家先嘗試著接觸一下,鹿死誰手尚未可知,先聽聽蔣總裁和戴立的說法,我也是不見兔子不撒鷹啊!”周坲海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