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水縣日趨穩固,這些日,燕明又授武天曌前世兵法。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與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之者不勝……”
燕明前世雖不如意,可自幼讀史、知史,縱不能背誦兵法全篇,亦記得大部分。
武天曌不明其意,燕明一一為其講解。
“這兵法之意,深奧玄妙!我也讀過幾本兵書,卻遠不如小明哥所授!”武天曌說道。
燕明嘴角淺笑,心道:“這兵法乃前世孫武所著,孫武位列武廟十哲,豈是等閑。這大秦世界有修道之法,多以力勝,要說兵法和謀略方面,卻是差了前世不少。”
武天曌忽地臉色一喜,說道:“我或可以此兵法入道,那天……”
燕明說道:“你根骨此世最高,又天賦絕倫,或可為之。”
*****
其后,燕明又助武天曌練兵。
武天曌麾下,加上破城后新招,已近六百余人,皆為凝氣境修為,或高或低。
其中十余人,桀驁難馴,燕明給武天曌講了昔年孫武伍子胥訓練宮女時,曾斬殺吳王愛妃的事,當然講的時候,將人名隱之,大意相同。
武天曌遂對該十余人處之以法,或逐或殺。
***
又有百夫長錢風,見武天曌、燕明年幼,出言怠慢,不服其管。
燕明低聲說道:“不如殺之,立威!”
武天曌有些猶豫,低聲回道:“此人系百夫長,諸般處罰,應由門中作出。他背后,又有門中長老倚靠,殺之既不合規矩,又恐惹禍上身,殊為不智。”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留此禍患,他日必有反噬。”燕明說道。
“拿下!斬了!”武天曌心覺有理,下令道。
“武天曌,你敢逾權殺我?就不怕它日,門規制裁?”錢風嘶吼道。
“有何不敢?”武天曌劍眉一橫。
錢飛豈肯就死,轉身就逃。
燕明身法如雷如電,轉瞬追上,一記蠻牛頂角擊出,取其性命。
“所有罪責,就由我承擔吧!”燕明低聲自言自語。
錢飛既死,武天曌麾下眾人,再不敢生出異心。以后令出,無有不從。
燕明說道:“之前抄了一家大戶,發錢銀,那是獎。這次殺了錢飛,是懲。惟獎罰分明,方能得眾人之心。”
武天曌微微點頭,這一獎一罰后,他對領兵的要義已了然于胸。似乎,他的體內生出一絲紫色氣息……
***
這日,燕明說道:“以后征戰沙場,欲謀長遠,麾下既要有文臣治士,又要有百戰精兵。”
武天曌思慮一會兒后,說道:“理應如此。文臣治士可其后招攬,可百戰精兵卻刻不容緩。我準備將我的魚龍變、仙猴變傳授部下......”
燕明說道:“若你的部下個個身法來去如風,勝之快馬,每每危時,便可成為奇兵。將來你的兵多了,也可以這三百人為種子,擴散開來。若精兵滿萬,則可橫行天下。
雖未必足以謀國,謀一域則足矣。我有身法仙禽九變,應在魚龍變和仙猴變之上,現送給你參詳。”
說完后,燕明從懷中掏出一冊,其上是他手書的仙禽九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