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可怖啊!”燕明嘆道。
“你所說的,也僅僅是猜測而已!”慧明說道。
“僅是猜測。”燕明道。
“不過,你說的又合情合理,偏偏令貧僧,不得不生疑。哎!”慧明長嘆一聲。
燕明垂首,說道:“大師救我一次,又助我修行一次,所以,我不得不說。”
“只是,貧僧有一疑問,不知燕施主,為何要隨貧僧入法相寺?”慧明問道。
燕明也不隱瞞,如實說道:“其實我想進一進藏經閣,法相寺數千年積累,我想一一觀之。”
慧明點點頭,說道:“原本貧僧見燕施主身具佛性,所修功法,又似乎與佛門的功法有相似之處。所以,貧僧原是有心收你為徒,并不介意你入寺的最初企圖,只盼你在佛門功法的長久熏陶下,能真有向佛之心。只是,身居三百余年的法相寺,還與貧僧有關系嗎?”
“只要身俱佛心,即便是修練魔功,又有何妨?反之,心存惡念,即使身在佛門,亦可作惡。”燕明說道。
“正是如此,人心險惡,燕施主比貧僧,看得通透得多。”慧明面色有些痛苦。
燕明深**明此時的心情,不再說話。
慧明又說道:“既然你愿入寺,就說是貧僧的掛名弟子吧!貧僧所在的地藏殿,人丁單薄,寂寂寥寥,卻肩負重任,是以本寺的所有藏書秘籍,皆可盡觀。便遂了你的心愿,如何?”
“如此,多謝師傅。”燕明躬身,行了弟子禮。以當世第一人為師,并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旁人求之不得,燕明卻不以為然,他收集的氣運已經足夠,可以隨時離開大秦世界……
***
深山藏古寺,心中存法相。
法相寺位于天舟山北麓,背依天梯峰,周圍山巒環抱,林深木綠。山門磅礴,為一座面闊三間的單檐歇山頂建筑。再往前九十九步,立有“天下第一名剎”石牌坊。法相寺,座落在約三丈高的磚臺之上,掩映在無數參天古樹之中。迎寺大殿,懸掛匾額,上書“法相寺”,這三字是開寺祖師所書,字體中正平和,大氣內蘊外放,熠熠生輝,尤顯佛宇凝重。
通過山門,一條青石甬道從山門到天王殿,甬道的每一塊青石板上,都刻有精美的蓮花圖案。相傳,當年佛陀出生后,就會說話走路,下地后共走七步,每走一步,即生出一朵蓮花。據說,凡進入法相寺的人,在青石板的蓮花圖案之上,連續踩七步,日后就會步步高升。天王殿內,懸掛著“天下第一祖庭”的匾額,中軸線的兩旁,除了僧人居住的廂房和無數林立的石碑外,還有筆直挺拔的古柏。這些古樹如同當年豪懷激懷正氣凜然的法相寺武僧,默默地看護著這片佛教圣地。有的柏樹顯得衰老,樹皮已經裂開,風吹雨打依然不折倒。鐘樓鼓樓兩兩相對,分列左右兩邊。整個寺院古色古香,古磚古瓦古樹,一景一物也是飽經歷史風霜。每一座建筑物都顯得蒼老高深,蘊含深廣,沒有一點衰敗氣象。
“師祖!”慧明在寺廟中行走,但凡有僧人瞧見了他,俱都躬身行禮。
***
“方丈何在?”慧明見一路過的黃衣老僧后,開口問道。
“稟師叔祖,方丈已于數月前閉關,至今未出。”那黃衣老僧恭敬回話,這老僧本是法相寺長老,可是慧明已三百余歲,輩分之高,全寺無人可比,惟有那方丈與他同輩。
“閉關?”慧明眉頭微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