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燕明便占據了原來的楚、燕、黑山三國,地域廣大,人口已超十萬萬人,其中原楚國三萬萬人,燕國六萬萬人,黑山國一萬萬人。
原來的楚、燕人多,黑山國多為沙漠,人煙稀少,但是盛產黑油。
這數年來,百科院耗費億萬銀兩,廣招人才,極速發展,終于造出了以黑油燃燒為動力的車輛,既可作戰車,又可作汽車和貨車。另外,又在河流充足的郡縣,廣建攔河大壩,通過勢能轉化電能,積蓄電力。
軍機處命各地郡縣,清理出流氓無賴、觸犯刑律者、不事生產者等等數百萬人,由各地官差和兵士鎮壓,遣往各地修建道路橋梁,修筑攔河大壩等等。
道路每通一處,車輛飛馳,各地往來,漸漸方便快捷起來,通過物資的轉運,整個秦國漸漸繁榮,遠超鄰近諸國。
當然,隨著道路運輸的發展,秦王府對各郡縣的掌控力,又進一步加強,一令而天下行,再無山高皇帝遠及政令不通的情況。
又數年后,各類兵用、民用的機器設備等等,也逐漸發展起來,秦國一副欣欣向榮的景象。
無數的商品,沿著陸路、河路以及海路,開始向大武世界的各國傾銷。那空路卻暫時無法運輸,這些年來,小型飛機已被制造了出來,甚至已開始配備大秦的兵士,但是大型的運輸機,卻還未研發出來,應該還需要幾年的時間。
……
秦國逐漸強盛的同時,采取遠交近攻之策,遠的國度,便派遣使者,送錢送物,結識交好。近的國度,先是派遣數萬、數十萬人或明或暗進入,輸入燕明的數項策略,在鄉村掀起打大戶分田地之風,在城內輸入大秦的現代文化,待到鄰近國度的人心開始混亂之時,便派遣數百萬大軍進入。
如此內外夾擊,既有近似于現代化的兵士,又有傳統的武者,也有裝備火器的武者。那鄰近數國的土地,越失越多……
當然,無論是鄰近的國度,又或是遠方的國度,均有所察覺,亦有所動靜。畢竟那打大戶分田地等策略,觸動的是這些國度統治階層的利益,此乃大防。
其間,也有南山國、裕國等九國合縱連橫,集合近千萬兵力,戰將萬員,武者五重以上者如云,由南山國大將軍薛從紹統領,合力向秦國進攻。
只是,秦國經過這多年來的發展,又已占據了數個國度,無論是武者數量,又或是近似于燕明第一世的現代科技裝備后的兵士的數量,皆遠勝昔年百倍。
更何況,秦國新建,其間十數次近乎瘋狂的整頓,早已將有異心、野心者逐出,疆域雖廣,人口雖眾,如今卻是鐵板一塊。軍機處的命令一下,便如臂使指,不出十日就在整個秦國施行。
那九國卻是各懷心思,其中矛盾重重,終究難以尿到一個夜壺里去,在燕明等人的眼中,那九國聯軍不過是紙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