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燕明搖曳著蛇軀,游入河水深處。
他附身成蛇,已有些時日,這些日來,并未見著人煙。
他心中猜測,這所處之地,估計是人跡罕至。
既無人煙,這河中的魚蝦,自是無人捕撈,所以,這河中的魚蝦,極多。
燕明下了河水,一個蛇吻,先逮著了一只小魚,吞入肚中。
“瑪德!可惜附身為蛇,并沒有雙手雙腳,不能先剖了魚腹,再去了魚鱗……”
燕明的心中,一陣腹誹,如今他的進食方式,便是囫圇吞棗,他終究還有些不習慣,畢竟前面數世為人,雖說對食物的要求并不高,卻也從來喜歡干凈。
至于蛇喜歡吃老鼠,燕明想想便覺惡心反胃,至于吃,那絕無可能。
他在河中蛇尾擺動,蜿蜒曲折向前,幾個蛇吻之后,便又吞了五、六條小魚。
腹飽之后,便游了上岸。
吃了小魚之后,當即又在草叢之中凝練氣血。
燕明經歷數世,對蛇亦知之甚多,這蛇是變溫動物,體內沒有調溫系統,自身體內不能恒定體溫。
是以,蛇要通過照射太陽等方式來保持體溫,或者以行動來調節體溫。所以蛇一般不在夜間活動。早上,多需以曬太陽以使體溫升高,這樣他們才能活動。因此,它們幾乎都是白天活動,夜間休息。
燕明歸納了輪回屬性欄之中的諸般法門,再結合眾生化龍術,走出一條凝練氣血之道。
這凝練氣血之道,便是要將一身氣血凝練,不斷產生內熱,成為恒溫之源。
經這數日以來,不斷吞噬小魚小蝦,再不斷的凝練氣血,燕明所附身的蛇軀,已長到了三十厘米。
如今蛇軀已漸漸壯實,漸無附身之初的那種嬌嫩感。
即便是蛇天生所擁有纏繞之術,經過鍛練,亦愈發有力。
凝練氣血,最是消耗體力,不久之后,燕明又腹中饑餓。
這次入了深水,燕明竟發現了一條約二指寬的鯉魚,在水間擺尾游動。
燕明蜿蜒的蛇軀,陡然伸直,激射而出,一個蛇吻,咬住那條鯉魚的魚身,緊跟著,身軀纏繞。
那條小鯉魚掙扎擺動了數下,便沒了生氣。燕明張開蛇嘴,將這條小鯉魚,吞入肚中。
在神話傳說中,雖然但凡鱗甲類生靈,心中都有化龍之渴望,但實際上,有化龍之可能者,也只有兩類生靈。
一類是山海湖泊中的鯉魚,一類是蒼茫大地上的靈蛇,流傳世間的神話中,便有不少是這二類化龍的傳說。
吃了這條鯉魚后,燕明蛇軀移動上岸。
這一次凝練氣血時,但覺體內蛇血沸騰,蛇軀亦漸漸有了凝實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