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儒生要是連君王都取而代之的話,這自古以來的口碑可就壞掉了,這可是儒道根本,絕對不容敗壞的。
所以白鹿書院再強,那也是不會做老大的,滿朝文武都是心知肚明,就像是太后永遠成不了第一人一樣,太后的權力都是大陰王暫借出來的。
只要大陰王樂意,隨時都能搶回去最高權力,只是隨之而來的朝野變化,也是董青覺得支撐不起來的,他從來不是個深謀者。
幸好,董青還有白憐兒這個謀主可以參考,基本都是白憐兒說什么做什么,看起來沒有主見的樣子,卻是漸漸的隱身在了皇后之后。
現在的王都百姓,大家談起宮廷變故,肯定都是對太后和皇后津津樂道的,至于大陰王那不過是個蓋章的,就像是一條不會咬人的狗。
冷不丁的,早朝的時候,半個月沒來上朝的董青忽然冒了出來。
因為皇后已經跟太后打過招呼了,宮監也就照常開朝,董青這個大陰王坐在偏座,一言不發,也不需要他說話,只要他出現就代表了意見。
白蓮圣教在背后支持的一位清貴文臣豁然出列,第一個開口:“如今朝廷安穩,民心可用,臣奏請萬騎軍、禁衛軍合力,清掃王都之內的反王勢力!”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接二連三的就有文臣武將站了出來,大力支持此項決議,各大勢力當然是發現了好處,如今各地反王爭奪天下,可王都永遠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只要能夠打擊到其他反王,豈不就是相當于增強了己方反王?
至于失敗,或者倒血霉的是自己,那是無關緊要的,造反這件事情本來就是刀口上舔血,誰也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戰死沙場,當下先快活了再說。
這時候,按照白憐兒的設計,董青站起身來,朗聲開口:“諸位皆是我大陰重臣,不可或缺,前番十兇來襲王宮,導致墻瓦破損不少,本王想要翻修王宮,讓太后住著舒服一些,以示孝道,此為本王私心,不可動用國庫。”
“本王繼位不久,囊中羞澀,想向諸位忠臣借來錢糧,修繕十座宮殿。本王也知諸位家中開支頗大,只需三月就可返還,本王金口玉言,不會拖欠。”
聰明人一聽就懂啊,大陰王意思很直白,本王不管你們想對王都多少家反王勢力痛下黑手,可是其中要有十家的資產分本王三成啊。
至于欠條,本王借錢的債主都死絕了,那當然就不用還啦。
此等黑話,自然是白憐兒幫著細細推敲的,也讓董青更加冷然,覺得這美人實在是可怕,以后定然要遠離十萬八千里。
滿朝文武轉念一想,喲呼嘿,大陰王主動跳出來背黑鍋,只要抄家滅門十個富戶的三成錢糧,這簡直就是明君在世啊,民間唾罵都是大陰王,與吾等無關緊要,再說了做臟活的也是萬騎軍和禁衛軍,這可都是王室的底氣。
大陰王這可是要錢不要名了,既然王上想要死前爽一把,諸位忠臣自然不會介意多黑點錢糧,好為各自支持的反王多買鎧甲兵器,用來破滅大陰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