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大家為了以后能在人前裝個碧,收獲崇拜和贊美,開始瘋狂的修煉,壯大自身。
強者人前肆意裝碧,弱者裝碧只能挨打。
但是現在,隨著詩詞風的猛烈傳播,大家忽然發現,原來裝碧的方式不光只有打架一種,貌似吟詩作賦也可以做到這一點,而且更高級。
大家聚在一起開個詩會,比一比詩詞歌賦,不漏聲色就裝碧于無形之間,即達到了裝碧的效果,又增進了朋友之間的友誼,還能陶冶情操,增強文化素養,多好啊!
哪像打架似的,粗魯。
打贏了還好說,打輸了搞不好小命還沒了。
還是聚在一起作詩好啊!
詩詞是闡述心靈和情感的文學藝術,飽含豐富的想象和感情。用凝練的語言、綿密的章法、鮮明的節奏、充沛的情感來抒發人們的情感,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
大家聚在一起瀟灑愜意的吟詩作賦,看上去多高大上,多有逼格啊!
而且最關鍵的一點是,詩詞風流行開來之后,弱小的雜魚們忽然發現他們也有了可以裝碧和賣弄風騷的捷徑,關鍵是還沒有危險。
甭管是有道真仙亦或是一方的霸主,你要是不會吟詩,抱歉,俺們這些小雜魚不跟你一起玩耍了。
而那些洪荒中的強者大能,往往最注重的就是臉面,連小雜魚們都會吟詩作賦,偏偏你不會,你還有啥臉面出來混?
而他的弟子老趙,很明顯就是這樣一個經典案例。肚子里面沒墨水,見到一只皮皮蝦都躲著走。
“這些詩詞,還是蠻有意思的。”
圣人一念之間,外間種種情形頓時了然于胸。
青鸞和兩個童子到處裝碧炫耀的場面也落入通天眼中。
同時,通天也對這些優美的詩詞產生了不小的興趣。
別看他們這些圣人萬劫不滅,超然物外,但圣人也是人啊,也有七情六欲。
人前裝碧這種事,其實圣人也是蠻喜歡的。
圣人之間看似一團和睦,可背地里也是有爭斗的。
大家都是萬劫不滅之軀,就算打個天昏地暗,充其量也是將對方打個跟頭,最終也是奈何不了對方。
既然誰也錘不動誰,也就懶得打架了,省得瞎耽誤工夫。
所以,弟子的作用也就凸顯出來了,誰教出來的弟子多,誰教出來的弟子牛碧,那不就證明誰更牛碧嗎?
很顯然,在教徒弟這方面,通天無疑是最牛碧的!
截教門下萬仙來朝,其他幾位圣人的徒弟綁在一起都不如,這讓通天在其余圣人面前那叫一個意氣風發,而其余幾位圣人,只有羨慕嫉妒恨的份。
不過,徒弟再爭氣,也比不上自己親讓那幾位圣人吃癟來的爽啊!
通天忽然想到,要是自己也會那么幾首量身定做的高逼格詩詞,然后等在一眾圣人面前裝個碧,那感覺……
豈不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