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站直接前往新羅!”
李承道緩緩說道。
“真平王47年春天,有白狗攀上宮墻是為兇兆。夏天,爆發了一場叛亂。主謀七秀被斬首棄市,并夷九族。秋天,真平王遣使臣入唐,獻上新羅美人,目的就是希望以此來爭取朕對新羅王位繼承的支持。”
李承道在說,高表仁和楊師道兩人則正襟危坐,把他講的每個字都記進了心里。
“表仁,今你親自持節,奉朕之命,冊命善德為柱國樂浪郡公,并傳朕密令,真平王退位后,可傳位于善德,為新羅王,以襲父封。”
“賜善德絲綢百匹,書畫、佛經、樂器、生活器具、薫香、服飾、織品、刺繡……”李承道眼睛微微瞇起,“絲綢中藏明光鎧50具,神臂弩200柄……”
冷兵器時代最大的主角是什么?是矛,弩,箭?還是刀,劍,槍?
都不是,真正的主角是鎧甲!一甲頂三弩,三甲進地府!
古代禁甲不禁兵,就可以看出鎧甲的重要性。穿上明光鎧后,五十步強弩不能傷,更別提刀劍了,什么叫刀槍不入,說的就是穿著重甲的士兵。
古代為何有如許多大將殺進殺出,如入無人之境,甚至李世民這樣的主將都能帶隊沖鋒,最關鍵就是鎧甲。普通武器根本傷不了。
渭水大戰中,突厥主力重甲部隊如果不是碰上致命克星--熱武器,頡利憑借著這三千重甲部隊,就能所向無敵,平安返回漠北
李承道起身拿過紙筆寫上四個字。
“把這四個字藏于鎧甲中。”
李承道把紙條遞給高表仁,后者看到紙上的字后,心中一驚。只一眼,他就看出了四個字中蘊含著何等凌厲的殺機。
天誅國賊!
這四個字,新羅朝堂即將經歷何等的血腥!大唐的玄武門之變將會以另一種形式在新羅重演。
“陛下放心,臣必不負所托!”
高表仁起身,神色無比慎重。
“恩,做事不要留下手尾,雖然即使暴露了,朕也并不在乎,但現在朕的獵物是高句麗,朕并不想看到新羅陷入內亂的泥潭,無法全力進攻高句麗,這點你要和善德講清楚,一旦動手,必須以雷霆之勢清掃,明面上大唐是不參與新羅內政的。”
“是,陛下。”
“高句麗,百濟和倭國三國,讓真平王和善德不用有所顧慮,朕會布好局,讓他們專心交接政權,并務必在兩年內穩定朝局,朕只給真平王兩年時間。屆時不管新羅內部如何,一旦我幽州大軍開始進攻高句麗,新羅必須配合出兵!”
說到最后,李承道語氣已經有了一絲狠意,楊師道和高表仁兩人對視一眼,大唐與高句麗之戰的時間點看來已經定下了,就在兩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