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景好奇,吳家兄弟不耐煩,李盛威掏出酒壺抿了兩口。
好在都不急著做事。
這時,一連串的嬉笑聲自身后傳來。
劉景回頭。
原來是群在野地里瘋夠了回村的孩子,嘻嘻哈哈的互相推攘著擠獨木橋。
孩子嘛,一點樂趣就能點燃全部精力。
“哼,幼稚!”
吳家兄弟中的塌鼻梁,冷哼著撇過臉。
劉景笑了笑,正要收回視線,一個矮個子孩子沒擠過別人,腳下一滑向外掉去。
下一秒,那小孩像是被無形的線拉出,猛地被扯了回去。
“哈哈哈”
小孩并沒有覺察不對勁,哈哈笑著繼續悶頭往人群里擠。
噗通,獨木橋另一側幾個孩子齊齊落水。
溪水很淺很淺,落入的孩子樂呵呵的爬上岸,又調皮的往獨木橋上沖去。
“眼花了?”
劉景感覺有些不對勁。
錦苗族的兩人終于敘完情。
老村長留下個青年離開,蒙秀山返身回來道:
“諸位見笑,我們進去吧,村長派人引路。”
跟著留下引路的壯實青年,幾人往村北走去。
即將拐過路口,看不見村外獨木橋時,兩個孩子尖叫著跑過。
其中一個,赫然是差點落水的矮個小孩,而拽著他的另一個小孩,不,應該是少年了。
十二三歲的模樣,虎頭虎腦,戴著個皮帽,笑起來憨憨的。
劉景狀似隨意的指著奔過去的兩個身影,夸贊道:
“你們村的孩子很有活力啊,特別是那個戴皮帽的小孩。”
引路的村子青年瞥了一眼,隨口道:
“村里近些年收成好,孩子吃飽了自然有活力。
不過戴皮帽的孩子不是我們村的,那是在村里行醫的蔣大夫的徒弟。”
劉景頓時挑了挑眉:
“蔣大夫?他來村里多久了?”
這時,蒙秀山和李盛威也悄然把視線投過來。
“有個七八天了吧。
蔣大夫本來是路過,村長費了好大心思把他才留下,請他給村里老人看看病。”
青年說了幾句,忽然警醒,立即激烈駁斥道:
“蔣大夫絕對沒問題,早上的另外兩波仙長,親自去確認過了的!”
說罷臉色一冷,催促道:
“張獵戶每日都要打獵,今早上被耽誤,說不定現在去山里了,去晚可找不到人。”
蒙秀山悄然靠近,眼神示意,詢問有何發現。
劉景搖搖頭,沒說什么。
眾人趕到村北最靠山的茅屋,果然撲了個空。
只有門上掛著的獸骨風鈴隨風而響,獵戶已經進山。
引路青年嚷道:“我就說嘛。”
“怎么辦,等嗎?”
幾人無奈的互相望望。
繼續等個半天,天都黑了。
若是其他人來信,他們一說還在這村子,那就顯得怠工太過明顯,尷尬,不好收場了。
最后李盛威作為領頭,一錘定音:
“去看一眼姓蔣的大夫,然后離開。”
蔣大夫借宿在一戶村民家。
引路青年很不情愿的給劉景他們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