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吳彥又了解了一段時間這個時代的更多信息,并且也學習了一些武狀元需要的‘文功’之后,今年的武舉也終于完成了會試,即將開始進行殿試。
會試是在京城舉行,天南海北的武舉人們,都準備了很長的時間,準備奪取一個武進士的出身,更有甚者目標就是直指武狀元的稱號。
吳彥因為僧格林沁的原因,直接拿到了武舉人的稱號,并參與了會試,也輕而易舉的拿到了武進士的稱號。這對于其他參加武舉的人來說是非常不公的,因為他們還參加過童試和鄉試,本就是萬里挑一之后才有了參加會試的資格。
可大環境如此,僧格林沁又勢大,也沒人在這件事情上挑什么錯。
因為不止是僧格林沁壞了規矩,廣州將軍也同樣壞了規矩,花了數萬兩白銀,成功的讓蘇燦也參加了會試,拿到了武進士的出身。
諸如此類的還有一些,畢竟相比于科舉,武舉想要作弊會更容易一些。
那些身家不菲的商賈子弟或者是權貴子弟,文不成武不就的,又不是能夠繼承家業的嫡子,想要有個好的出身,也只能參加武舉了。
但到了殿試環節,那比的就是真功夫了,能打就是能打,不能打就要被錘。
“無極啊,你一定要拿到武狀元。”在殿試開始之前,僧格林沁叮囑道:“原本我是想要讓你在拿到武狀元之后,被封為三品參將,就算是拿不到武狀元,只拿到了武榜眼,也必然讓你成為實權的從三品游擊將軍,然后跟在我的旗下。可你表現的很不錯,所以我決定,只要你拿到了武狀元的稱號,那就讓你成為真正的御前一等侍衛。”
吳彥現在對于這些清代的職銜也有了了解。
正常情況下,清朝的武狀元會被封為正三品的參將,而在雍正之后,會被封為御前一等侍衛。
聽起來,侍衛肯定是不如參將的,可事實上卻完全相反。
一等侍衛的關鍵點在于御前這兩個字,能夠天天跟在皇帝身邊,在封建王朝才是正題,一言一行都在皇帝的眼中,只要表現的好,三品的參將又算的了什么呢?
可并不是所有的御前一等侍衛,都能夠天天跟在皇帝的身邊,清代一等侍衛所在的侍衛處,基本上被八旗子弟把持,滿人之中的勛貴,也都喜歡把子弟送去給皇帝當跟班。
原因嘛,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啊。
所以多數是漢人的武狀元,就算是依照規定被封為御前一等侍衛,也幾乎沒什么跟在皇帝身邊的機會。
僧格林沁的這番話,很明顯是要給吳彥天天跟在皇帝身邊的機會。
“多謝王爺。”吳彥保證道:“請王爺放心,我一定為王爺拿到這個武狀元,并且謹聽王爺教誨。”
僧格林沁滿意的點頭。
他其實并不想把武功高強的趙無極放在皇帝身邊,可這些時間,他派去的那幾個心腹,不斷的匯報著一些趙無極對他忠心耿耿的情報。
如果說一個人是被趙無極收買了,那三五個人,甚至是之后輪番送到趙無極身邊的十幾個人,都這樣說的話,那就不可能是被趙無極收買了。
完全不知道吳彥的個人魅力、武功實力,以及千古一帝的統御力增幅這些影響的僧格林沁,到底還是錯付了啊。
“那個叫蘇燦的,也要參加殿試。”僧格林沁說道:“他家畢竟是功勛之后,所以會試的時候我也沒法做什么手腳,但在殿試的時候,我會安排你和他交手。”
吳彥心領會神的說道:“請王爺放心,我一定打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