琦善呵呵道:“上書?你覺得,他的本子,真的能在狀元營和武營嘩變之前,遞交到陛下手中?”
幕僚們明白了過來。
以琦善的權勢和人脈關系,以及琦善所代表的滿人勛貴利益群體所擁有的能量,想要攔住趙無極遞交的奏折,實在是太容易了。
琦善又說道:“楊秀清已經死了,太平賊內部肯定會因為楊秀清空出來的位置,而陷入爭權奪利之中。再加上趙無極也算是敗了太平軍四萬多的兵力,只要耐心等待,接手了趙無極手下的狀元營,就是我奪回南京、覆滅叛賊,建不是功勛之時。”
琦善的江北大營在琦善看來是很有實力的,再加上他能夠喊來很多援兵,自然會有這個信心。
然而在原本的歷史之中,江北大營卻拜給了太平軍,這可能也和那個時候琦善已經死了,繼任者比不上他的有直接關系。
不止是清廷看好的江北大營,同樣被看好的江南大營也敗了,只有不被咸豐帝和清廷看好的湘軍,最終覆滅了太平天國奪回了南京城。
“大人英明。”
一眾馬屁聲響起的時候,突然有人驚慌失措的跑了進來匯報道:“趙無極來了,已經在營地之外。”
琦善猛然起身,表情難看。
幕僚當即建議道:“大人,可以說您病犯了,不宜見客。”
琦善有病這件事情,知道的人可太多了,這是一個無可挑剔的借口。
可琦善卻沒有立即答應,而是問道:“趙無極帶了多少人來?”
手下回稟道:“只有十二騎,應該是乘船過河之后快馬加鞭而來,所以河岸駐兵未能及時匯報。”
只帶了十二騎?
聽到這個數字,琦善的雙眼明亮了起來。
旁邊的幕僚湊了過來低聲說道:“大人,雖然我們占據了河北岸,可太平軍想要過河也非常容易,很有可能出現太平軍準備了數百精銳想要襲營,卻正好碰到了趙無極的情況。”
琦善略微猶豫,問道:“那趙無極可曾聲張?”
手下匯報道:“并無聲張,而是在營外等待。”
琦善心中有數了,說道:“那就請他進來,記住,不要聲張。”
手下將領當即跑了出去。
安靜等在營地之外的吳彥,在看到琦善并沒有親自出來接他,而且之前在營地門口的士兵,在他被人帶入營地的時候,也被人帶走了,心中就有數了。
有意思……
“趙大將軍,我們大人老毛病犯了,所以未能親自前來迎接,還請贖罪。”
聽著這種話,吳彥隨口回應了一聲,臉上帶著微笑的他,看起來絲毫沒有怪罪的意思,也讓旁邊的琦善心腹將領略微放松。
很快,一行人就到達了琦善所在的營帳。
相比于楊秀清去守丹陽郡城的時候,直接入城住了豪宅,琦善雖然已經奪回了更為繁華的揚州,卻始終住在城外的兵營之中,高下立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