嘩啦啦拜倒一大片。
咸豐帝其實沒有怪罪任何人的意思,真要怪罪的話,還是得怪罪他自己和趙無極。
“說到底,終究還是朕錯付了那趙無極啊。”咸豐帝說道:“若是他自身沒有反意,以他天下無雙的武功,又怎么可能會被僧格林沁逼迫?當場拿下僧格林沁之后,只需要稟報于朕,朕又如何能再奪他兵權?”
這話說的半真半假。
以當時的情況來說,吳彥就算是真的沒有反意,也不得不反,擅拿欽差大臣還是一個實權郡王,朝廷怎么可能算了呢?
“陛下說的是,那趙無極腦后有反骨,微臣一早就看出來他不配陛下托付。”
“是啊是啊,趙無極自視甚高,說什么他于世間無敵手,豈不是連陛下都不放在眼里?”
“陛下,應當立即整備大軍,討伐趙無極等逆賊。”
咸豐帝給了旁邊的太監一個眼神,太監出聲高呼讓朝堂上安靜了下來。
“朕今日不說討逆之事,只說……”咸豐帝掃視整個朝堂,然后說道:“自今日起,我大清再無滿漢之分,一應祖制,全數更改,滿漢合一。八旗軍和綠營,當享有同等待遇,滿人為臣,也當和漢人為臣享有同等待遇。”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瞬間嘩然。
滿人大臣們正要出聲勸阻,卻感覺到了咸豐帝威脅的目光,以及身旁漢人大臣們激動的目光。
聰明一些的,當即選擇了閉嘴。
雖然這是在損害他們的利益,但他們卻沒有抗爭的權力,真的想要和咸豐帝對著干,那他們又會是什么下場?
要說漢人朝臣們,還有投靠大明國和太平天國的機會,可他們這些滿人臣子,就算也是趙無極口中的四萬萬華夏人之一,在大清亡了之前,也不可能有投靠的機會。
即便極少數投靠成功,待遇和在清廷之中也不可同日而語,那何必去投呢?
朝臣議論紛紛之時,早有準備的咸豐帝,就直接讓吏部尚書宣讀相關的改變細則一一說出。
其他人這才知道,吏部尚書竟然早就知道這件事情,但卻什么都沒說,還有一些重要的朝臣,剛才一臉憤慨或者震驚的表情,此刻聽著吏部尚書念這些細則,竟然也有一種早就知道了的感覺。
想要反對的那些滿人朝臣們,此刻終于明白,這一次咸豐帝是鐵了心,要和大明國的趙無極爭搶漢人的效忠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咸豐帝再不這樣做,那人都會被大明國給搶走。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
在咸豐帝改革的時候,大明國的首都東京城也是萬人來朝。
要說之前很多人還不敢來,畢竟是在戰區之中,又極有可能面對被西方蠻夷的海軍、清廷的海軍炮轟,但在東京城讓出海岸線一定距離,并且占據了常州、蘇州、杭州這一條線內的區域之后,東京城就不再是主要的戰區了。
再加上如今大明國的兵力,也已經達到了十萬人,而且是在裁掉了三萬湘軍的情況下,可想而知這十萬之眾又有多精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