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李二的原名叫李章銅,后來改名叫李鴻章,是原本歷史之中的晚清四大名臣之一。
他爹是曾國藩同年的進士,而他自己也是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的進士,在第一次參加會試落榜之后,就拜在了曾國藩的門下,之后考中進士,更是直接受業曾國藩門下,所以曾國藩是他的業師。
去年也就是1853年,他為了功名利祿,和工部侍郎去督辦團練,這也是跟曾國藩學的。
按照原本的歷史,他會在1855年因為戰功而不斷獲得封賞,直至功高被嫉,以丁憂為名韜光養晦了兩年時間,在1859年被曾國藩召至湘軍幫忙,而后在曾國藩的幫助下組建淮軍,最后成為真正的權臣。
可歷史已經改變,因為吳彥的原因,太平天國瘋狂收縮各地兵力回援,李鴻章好不容易督辦的團練勇營,壓根就沒機會去打太平天國占據的地區。
沒有戰功,團練肯定是辦不下去了,可沒成想吳彥造反了,于是李鴻章繼續督辦團練,準備打太平天國和大明國建功立業。
然而讓李鴻章萬萬沒想到的是,大明國實在是太能打了,打的他業師曾國藩都投靠了大明國,之后更是被清廷逼迫他參與組建的勇營,來打大明國。
怎么打?
東京城外的那一戰,其時已經傳遍了天下,李鴻章很容易就分析出來,只要大明國不像是太平天國一樣內患嚴重,清廷根本打不贏大明國。
再加上清廷不給餉銀,他們組建的團練勇營,都需要自籌軍費,根本就難以為繼。
于是,李鴻章就直接跑來投奔曾國藩了,曾國藩也知道李鴻章有大才,所以直接舉薦給了吳彥。
“平身吧。”吳彥讓李鴻章起身之后,問道:“既然你認為石達開是真投降,那你可敢去石達開的軍中督戰?”
李鴻章愣住了。
旁邊剛剛有些羨慕嫉妒的幕僚們,也都愣住了,然后在心里樂開了花。
分析是分析,誰知道石達開到底是真降還是假降啊。
紙上談兵這種事情,終究是在紙上。
可李鴻章本身就是個膽大果決的人,曾國藩是個儒緩的性格,所以經常猶豫不決,而他在曾國藩手下的時候,經常三言兩語,就幫著曾國藩做出了決定。
富貴險中求。
李鴻章當即領命,說道:“臣愿為陛下效死命。”
吳彥笑了起來,說道:“好,只要功成,我會把一件大事交給你辦。”
李鴻章不知道吳彥要給他什么大事,心里有些惶恐的聽了一些吳彥的交代,就帶著十二個吳彥的侍衛去了石達開的大營。
要是沒有這十二個侍衛的話,李鴻章真覺得吳彥是想要讓他去送死的。
有了石達開的投誠,吳彥覺得這一次打下南京城就更容易了。
因為只要石達開是真的投降,消息再傳出去的話,那太平天國的幾十萬大軍,軍心就會更加渙散。
反之,吳彥手下本就高漲的士氣,也會再次提升。
至于石達開是真投降還是假投降,對于吳彥來說影響不大,李鴻章這樣的人才就算是真的意外而死,那也是他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