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他來的時候帶的錢足夠多,除了修煉武功這件事情之外,也沒有大手腳花錢的習慣,他現在都要沒飯吃了。
去衛生間用自來水洗漱完畢,卷福收拾了一下自己的著裝,帶著帽子和圍巾,穿著風衣離開了他的住處。
他住的地方是一棟新建成不久的公寓樓,房間面積并不大,算是兩室一廳一衛,沒有廚房。
因為南京城的新區公寓樓里,除了煤油燈之外,不允許有明火。
從五樓走到了一樓大廳的時候,卷福就看到了一張告示。
“連煤油燈都不允許用了嗎?只能用電燈?”
皺著眉頭看完,卷福在心里嘆了一口氣。
并不是因為他交不起電費,買不起電燈,而是因為他再一次感受到了大明帝國的科技進步速度。
科技這個詞,也是他在大明帝國學習到的。
除了魔法和武功之外,大明帝國日新月異的變化,也是他不想離開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離開英國的時候,都沒聽說過電燈這種東西,只是有一種叫做電燭的東西,但卻從來沒有真正完成推廣。可是這才幾年,大明帝國的電燈就已經開始民用了。最重要的是,這意味著他們已經有了完善的電力供應系統……”
電燭也算是一種電燈,由英國人在1810年發明,但使用壽命、制造成本,以及電力供應系統不存在等等原因,無法真正推廣起來。
電燈是1854年的發明,也就是去年,但使用壽命只有400個小時,也無法真正的推廣。
原有的歷史中,直到1878年,英國才有人制造出真空燈泡,然后開始在英國推廣。
而此時才是1856年年底,大明帝國武帝三年,卻已經有了電燈泡和基礎電力供應系統。
卷福的驚嘆也是理所應當的。
出了公寓樓,映入卷福雙眼之中的,就是平整且干凈的瀝青路面,以及對面的公寓樓。
這一條街,都是造型一模一樣的六層公寓樓連在一起,瀝青路面寬有三十米,有車行道和人形道之分,中間有水泥花壇栽種綠植分割,路邊還有路燈。
換成現代人過來看,絕對想不到這里是1855年。
“真是不可思議啊,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怎么可能相信,這條街和這座新城,不,皇帝陛下口中的新區,是在一年時間里建成的呢?”
卷福心中驚嘆的時候,自然而然的想到了皇帝陛下這個稱呼,此時的大英帝國還是女王統治,所以他心中的皇帝陛下只能是吳彥了。
這就是人格魅力,雖然卷福從未真正意義上的見過吳彥,只有十幾次遠觀而已。
步行了幾百米,卷福終于離開了他所住的街區。
來到了各國使館所在的街區。
事實上,整個南京新城只有三個街區,畢竟時間有限,就算是華夏自古以來就有基建狂魔的形容,也不可能真的建造一座新城。
除了公寓住宅區和使館區之外,這座新城只有一個商貿區。
可以理解成商場和步行街的結合,目前處于才開業的試行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