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迫擊炮這玩意,就基本上不可能在船上使用,射擊弧度太高的情況下,船體稍微有一點動蕩,就有可能影響射擊軌道,進而出現差之毫厘謬以千里的情況下出現。
航空母艦再大,晃動與否也要看浪花有多大。
不過,就算是在報紙上,依然宣稱秦皇號在建,可一直待在東京城的各國探子們,卻不會只相信報紙上的話。
東京城的皇家造船廠,一直都是各國重點關心的目標,其重要程度甚至不弱于大明皇家科學院那邊。
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這個造船廠有五萬多人。
這是一個什么概念?
“他們擁有非常先進的科學技術,也擁有全世界工人數量最多的一個造船廠,可為什么兩年時間了,他們卻只造出來了這樣一艘……戰艦呢?”
問出這句話的人,雙眼之中滿是驚嘆和不解的情緒。
給他帶來這樣復雜感受的,自然是全世界第一艘航空母艦,大明帝國的秦皇號了。
體型如此龐大的船出海了,而且還是在東京城的海邊,怎么可能不被人看見呢?
現在不是后世,設置個軍事禁區就真的能把所有人禁絕,特別是海上。
海軍力量非常薄弱的大明帝國皇家海軍艦隊的太平洋艦隊,所有的戰艦都拉出來,也不夠英國人打的。即便是后來洋務運動中成立的北洋水師,號稱亞洲第一的時候,在全世界范圍內也只能排在第九。
更何況是現在呢?
英國人就肆無忌憚的用快船靠近了一定的距離,然后用望遠鏡打量觀察。
“先走吧,他們的船過來了。”
注意到護衛在秦皇號周圍的木制戰船,已經沖向了自己所在的快船,船長立即建議撤退。
他們不怕大明海軍,可他們也不敢在海上和大明海軍開戰,因為大明帝國不是清廷,輕易開啟戰端的后果他們早已承受過了。
英國的情報人員不舍的答應撤退,然后看著望遠鏡里越來越遠的那艘巨大鐵甲戰船,百思不得其解。
“大明武帝趙無極不是一個愚蠢的人,他的白馬神槍還有戰績,以及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速度,不斷提升的工業能力,都說明了這一點。可是,他為什么要造這樣一艘在海戰之中,只能被當成是靶子的戰艦呢?”
情報人員自己不可能分析出來真相,全世界也沒人能夠分析出來真相,因為這個世界還沒有飛機的概念。
全世界第一架飛機,按照原本的歷史,要到下一個世紀才會被造出來。
即便是有一些天才想到了‘飛機’的概念,可也不可能想到飛機在戰爭中的作用,以及和航空母艦的配合。
但情報卻還是傳了出去。
不止是英國在東京城有情報人員,美國、沙俄等等國家,都在東京城有探子。
五萬多個工人的造船廠,對于全世界而言都不可能忽視。
雖然他們也知道東京城的皇家造船廠,還有一個配套的煉鋼廠,分流走了大量的造船工人,可問題在于華夏人沒有工作時間的概念。
無論是英國這種工業強國,還是美國這種新興的工業國家,還都保持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工作時間。不是因為他們人道,事實上,美國現在還有大量的奴隸,根本就不被當成人看待。
問題在于他們沒有電和電燈,而這個時代的人又普遍都有夜盲癥,晚上的工作效率非常低下。
而大明帝國在一年之前就已經有電和電燈了,一開始都是只對軍工系的工廠供應,現在才開始轉向民用,可見大明帝國在這兩個方面的科技、工業進步,已經達到了不可思議的程度。
“五萬多人,兩年,就造了這樣一艘戰艦?我還以為華夏人因為大明帝國不再愚昧了,沒想到,趙無極這個讓我們都害怕的人,竟然也有不懂的事情。哈哈哈……有機會和他們海戰的時候,我就讓他們知道什么叫做靶子。”
“我在想,如果他們能造出這么大的船,那么,是不是也能夠造出小一些的,更適合海戰的戰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