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很清楚,你們更清楚為什么他只占據了四分之一的陸地面積,因為他死了,因為他的無敵鐵騎,在火炮面前逐漸失去了橫掃一切的力量。”
“我們大英帝國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擁有了讓全世界恐懼的艦隊和火炮,以及讓全世界都害怕的火槍和陸軍。我們甚至輕易的打敗了大清,那個全世界最龐大的國家,也是在之前全世界都認為最強大的國家。”
“如果一直是這樣,我們確實不需要戰爭了,可是……那個地方,出現了一個叫做趙無極的人。”
約翰華生又停頓了一下,看著周圍軍官各有不同的表情,深吸了一口氣之后繼續說了起來。
“他擁有全世界最強大的個人武力,可以在數萬敵軍之中斬將奪旗,殺個七進七出,而自身卻毫發無傷。”
“他擁有全世界最先進的武器,你們所用的白馬神槍,就是我們花費了巨額的代價,從他的手中購買的,而在兩年多之前,他曾經用這樣的武器,打敗了我們的正規軍,就像是當初我們打敗大清的正規軍一樣。”
“他擁有全世界最大的野心,不止是因為他組建了大明帝國,打敗過我們的聯軍,現在還在造遠洋軍艦。還因為他曾經說過,要給十二萬萬人和平。”
“十二萬萬人,是全世界的人口總量,你們覺得,一個****者,怎么才能夠給全世界的所有人和平呢?”
答案顯而易見。
或者說,答案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威脅。
在場的所有高級軍官,無論是在之前對大明帝國和趙無極了解多少,此時此刻都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
“我不喜歡戰爭,但我們不得不參與戰爭。”約翰華生說道:“東亞地區和大明帝國對峙的大清帝國,不可能是大明帝國的對手,如果等到大明帝國覆滅了大清帝國,得到了整個東亞地區,那么,他們將無人可擋,哪怕是全世界加在一起也沒有辦法阻擋。”
“我們這一次去,就是為了幫助大清帝國,因為大清帝國和我們簽訂了永久性的和平條約,他們甚至愿意徹底的放棄發展海軍,并愿意接受我們的監督。這就意味著,成吉思汗永遠都不會再出現了,和平將會真正的到來。”
“所以,我們要參戰,不是為了戰爭而戰,而是為了真正的和平而戰。”
約翰華生說完之后,問道:“現在,你們還要違抗軍令回去嗎?”
指揮中心里的高級軍官們全都沉默了。
服從命令本來就是他們的天職,之所以產生反抗情緒甚至是付諸于言語,也只是因為兩次大型戰爭的時間間隔近乎于無。
三年時間的高壓之下,他們需要一個光偉正的理由來說服自己,也要用來說服他們手下的士兵們。
無人回應的情況下,調動軍隊的命令開始被貫徹執行。
在克里米亞戰爭中,聯軍一方一共出動了八十多萬人,其中奧斯曼帝國和法蘭西帝國都出動了三十萬兵力,大英帝國出動了二十萬兵力,撒丁王國出動了一萬八千人,是個添頭。
打了三年時間,聯軍方面死傷超過三十萬人。
如果不是清廷給出的誠意實在是太大了,華夏大地之上的利益也太大了,聯軍方面其實都不想參戰。
不是因為他們愛好和平,也不是因為他們心疼手下的士兵。
事實上,在原本的歷史中克里米亞戰爭結束之后,英法就直接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他們不想參戰的原因,就是因為大明帝國的武力強盛。
不提他們和清廷到底是怎么談判的,總而言之,聯軍方面終于答應了下來并開始調動大軍。
隨著約翰華生的那一番講話,被大英帝國、奧斯曼帝國、法蘭西帝國的報紙傳了出來,作為戰前動員。
趙無極和他的大明帝國,真正意義上開始‘享譽’全世界。
之前各國戰敗的事情,自然不會大張旗鼓的報道,而這一次戰爭他們勝券在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