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明艦隊就來到了泰晤士河入海口,然后對他們發動了超出了他們認知的攻擊方式。
這個世界到底是怎么了?
我們到底經歷了什么?
“那是飛機。”
也不知道是因為幸運,還是因為什么其它的原因,沒有被炮彈摧毀的白金漢府里,有人說出了那些鐵鳥的名稱。
雖然不太準確,但也不能說是錯的。
“我在達芬奇的手稿里面看到過這種構想,我們也曾經嘗試過研究。”
來自于意大利王國的人,表情非常復雜的說道:“這是一種可以在天空中飛行的機械裝置,無論是在速度上,還是在起飛和降落的方式上,都要超過熱氣球,以及正在研究的飛艇。但是……我們沒能研究出來。”
達芬奇很像是一個穿越者。
生于15世紀末,死于16世紀初期的他,明明是一個藝術家,是一個畫家,留下來的手稿里面卻不僅僅有飛機的雛形圖紙,還有機器人的設計理念,更是有原子能的相關描述存在,甚至可以直接說是核武器。
大英帝國的軍事大臣,也因為這句話而想到了什么。
達芬奇是一個名人,意大利王國在過去一直很弱,至少在大英帝國的人眼中是這樣。
所以他們也有達芬奇手稿的復制版本,也從中獲得了一些機械科技方面的好處。
“是的,飛機,那些鐵鳥是飛機。就像是使用了蒸汽動力的汽車、火車一樣,只是他們在飛機上安裝了翅膀,不,是他們給那些機械造物安裝了翅膀,所以那些機械造物變成了飛機。”
想到了自己準備的那些熱氣球,原本寄予很大的希望,可現在卻有些索然無味。
軍事大臣能夠大概的判斷出那些鐵鳥的速度,它們在天空中呼嘯而過的時候,飛過的距離在視線中看起來很短,可實際上卻很遠。
面對這樣的速度,熱氣球又有什么用處呢?
正當他產生這個想法的時候,維多利亞用干澀的聲音問道:“我們的熱氣球呢?讓熱氣球升空,讓神槍手們就位,我們能不能把他們的飛機給打下來?”
軍事大臣嘆了一口氣,說道:“他們的飛機是鐵做的,我們的槍就算是打中了……又怎么可能把他們打下來呢?”
速度方面的問題都不需要說,僅僅是材質上來看,他們所擁有的槍械就不存在多少用處。
“那我們就任由他們這樣來打我們?”
這個問題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沉默了。
一天半之前他們所擁有的高傲以及自信,到現在已經徹底的消失了。
十七個國家的代表,沒有人能夠發表出任何有意義的言論,所以他們只能沉默以對。
其實一些小國家的代表心里,已經產生了最明智對策,那就是投降。
但這里畢竟不是他們的國家。
所以他們心里面已經想好了,今天一旦離開白金漢府,他們就直接啟程回國,想盡一切辦法把今天的所見所聞,全都匯報給他們國家的君主。
最后著重強調兩個字——投降。
雖然還沒有攝像機,但他們已經有了照相機,他們決定在離開這個國家之前,用照相機照一些事實照片,來增加他們要說的那些話的說服力。
不然的話,他們也不會相信他們自己要說的話。
更不要說那些君主們了。
“散了吧。”
沒能討論出任何有用的對策,聯軍會議自然要結束了。